圖:6月5日,在2025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上,綠色航運相關展台吸引參觀者。\中新社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綠色低碳轉型加強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意見》(下稱《意見》),成為指引「十五五」時期中國碳市場深化改革的綱領性文件。按照規劃,到2027年,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基本覆蓋工業領域主要排放行業,全國溫室氣體自願減排交易市場實現重點領域全覆蓋;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額總量控制為基礎、免費和有償分配相結合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意見》提出,加快建設全國統一的碳市場,有計劃分步驟擴大實施範圍、擴展參與主體,營造更加公平公開透明的市場環境,努力實現碳排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為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建設「美麗中國」提供重要支撐。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副院長施懿宸指出,《意見》通過擴大參與對象,讓碳市場成為完全具有市場機制的市場。以往只有控排企業才能參與碳市場,未來可能開放符合資質的個人和金融機構參與,讓碳價真正透過價格機制進行傳導,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在綠色金融方面,由於金融機構目前無法進入碳市場自行交易碳權抵押物,碳抵押信貸難以規模化。未來隨着交易推進,碳金融產品有望更加豐富。此外,《意見》提出嚴格規範碳排放核查,加強碳排放數據質量監管,讓市場在有質量的碳減排數據基礎上,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