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中國「火車頭」拉動全球增長

時間:2017-01-21 03:16:22來源:大公網

  圖:去年內地經濟增速百分之六點七。圖為4日貴陽市民在選購年貨/新華社

  近年來全球經濟處深度調整期,儘管中國經濟仍存下行壓力,但中國成為全球經濟「火車頭」已是不爭事實。2016年中國GDP同比增長6.7%,按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該增速使中國超越印度,再度成為全球經濟增速榜首。按2010年美元不變價計算,「十二五」期間,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年均貢獻率達30.5%,躍居全球第一;2016年貢獻率仍居首位,達到33.2%。/大公報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

  交銀金研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說,當前全球整體經濟增速約3%左右,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經濟增速始終維持中高速水平,無疑對全球經濟增長起到了「穩定器」作用。

  在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原所長陳鳳英看來,中國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頭號引擎固然重要,但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經濟增長帶來了一系列具有引領性的外溢效應。

  三大領域引領全球經濟

  中國對全球經濟的引領主要體現在三大領域。孕育商機方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日前在達沃斯論壇年會上表示,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商品、吸收6000億美元外來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7500億美元,出境遊將達7億人次。

  推動全球減貧事業方面,《中國扶貧開發報告2016》顯示,按世界銀行2011年的貧困標準,1981年至2012年,中國貧困人口累計減少7.9億,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的71.82%。

  創新方面,中國科技部預計,去年中國全社會研發支出將首次超1.5萬億元人民幣,科技進步貢獻率增至56.2%。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授權均位居世界第一位。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表示,中方還力圖就完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提出新的理念,「這種發展模式和發展質量方面的貢獻,讓中國對世界經濟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帶動增長動能走向中高端

  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邵宇認為,中國短期經濟企穩的同時,改革的總體框架已基本穩定,未來中國經濟或需依靠自身動力的修復來維持上行。

  劉學智說,中國經濟未來的成功轉型,將帶動全球經濟增長動能向中高端轉移,從而更有效提升全球資源效率和經濟增長質量;另一方面,隨着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大量低端產業將從中國逐步轉移至其他欠發達國家,並為上述國家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和空間。

  需指出的是,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全球經濟治理結構面臨變革的背景下,中國始終積極貢獻智慧,這其中「一帶一路」倡議便是最好例證。

  國家社科基金決策諮詢點首席專家、同濟大學財經研究所所長石建勳教授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是基於所有參與國的互利互惠,該國際關係和全球貿易新模式,將使全球化變得公平且富有人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