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房屋階梯/議員倡調整房策 讓市民向上流動

時間:2025-09-13 05:01:30來源:大公报

  圖:議員建議「白居二」計劃未用盡的名額設立候補名單,讓後續排隊者遞補。圖為「白居二」計劃攪珠。\資料圖片

  隨着陸續有新公屋落成以及房屋署打擊濫用公屋見成效等,公屋綜合輪候時間下降至5.1年。關注房屋團體、立法會議員均認為,政府應調整房屋政策的方向,進一步完善本港房屋階梯,增加更多自置居所的機會,讓市民向上流動。

  行政長官在2022年施政報告宣布推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政府早前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公屋綜合輪候時間由上一季的5.3年,持續下跌至5.1年。今年第二季,房委會共編配約4900宗一般申請,包括約3000宗入住傳統公屋,約1900宗入住簡約公屋。

  政府6月份最新預測,房委會及房協於未來五年的公營房屋總建屋量,共約有16.66萬個單位,包括約11萬個公屋或綠置居、約5.66萬個其他資助出售單位。連同簡約公屋,同期總體公營房屋供應量達19.7萬伙,較本屆政府上任時的五年期增加超過85%。

  建議推「公屋富戶儲蓄計劃」

  簡約公屋第一期元朗攸壆路項目和彩興路項目分別已於6月和8月完成入伙,共提供4446個單位。而第二期簡約公屋的四個項目包括啟德世運道(第一期)、屯門青福里(即屯門第3A區)、觀塘順安道(由校舍改建)及上水彩園路(由校舍改建),合共提供約5060個單位,預計今年第四季起陸續入伙。全部約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會於2027/28年度前落成,政府預計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在2026/27年度回落至4.5年的目標不變。

  房委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梁文廣向大公報記者表示,政府在房策方面的成效顯著,公屋輪候時間下降。社會對規範分間單位已形成共識,推動實現標準化,保障住戶基本安全。

  梁文廣表示,政府已找到足夠土地建房,過去在打擊公屋濫用、收緊公屋富戶等政策已取得成效。未來應調整方向,協助有能力的公屋住戶實現向上流動,包括推出「公屋富戶儲蓄計劃」,將富戶額外支付的租金用作購買資助房屋首期;優化二手資助房屋市場,短期可針對「白居二」計劃未用盡的名額設立候補名單,讓後續排隊者遞補;擴展樓換樓計劃至房委會的居屋單位等。長遠則建議居屋二手交易毋需補地價,只要買家符合居屋入息和資產限額標準,即可購買未補地價二手居屋。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向大公報記者表示,公屋綜合輪候時間正向4.5年目標靠近,政府有條件將更多資源投入自置居所領域。他建議擴展「長者業主樓換樓先導計劃」,進一步活化「居屋第二市場」,讓房委會轄下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的年長業主,在出售現居住單位後,購入面積較細小的未補價單位,增加單位流轉。政府亦可考慮擴大業主「樓換樓」的資格,放寬至擁有單位滿10年或以上的業主,不再只限於全長者戶的申請資格。\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