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藝象尼德蘭/祭壇畫,「季壇畫」?\王 加

時間:2025-09-09 05:02:21來源:大公报

  圖:比利時聖約翰教堂中的魯本斯三聯祭壇畫《三王來朝》。\作者供圖

  剛過白露節氣,京城的晨暮已感到些許涼意。在此夏秋季節更替之時,突然憶起在比利時小城梅赫倫看到的那組能「換季」的魯本斯祭壇畫。

  在佛蘭德斯(今比利時)地區,時至今日仍有很多尚未完全被商業開發的寶藏古城。距離首都布魯塞爾驅車半小時的小城梅赫倫對於大多數人而言都很陌生,但城內的諸多教堂中都隱藏着魯本斯和凡.戴克等繪畫巨匠的真跡,甚至仍安置在他們在四個世紀前創作完成時最初的位置。就比如城內的聖約翰教堂(Sint-Janskerk)中的魯本斯三聯祭壇畫《三王來朝》。

  準時趕在下午一點開門來到聖約翰教堂,推了推大門依舊緊閉。待我正在門口再次確認開放時間時,門被一位面色和善的中年女士緩緩拉開了。我問她教堂現在開放嗎?她風趣地回答「我這不就為你開放了嗎?」隨後便領着我邁進了室內。由於時間緊迫,我二話不說直奔正題。和她說明專程前來欣賞魯本斯祭壇畫的來意,女士聽罷瞬間點燃了她的熱情,引領我來到教堂最後的主祭壇右側,開始跟我滔滔不絕地介紹起眼前這座恢弘的三聯祭壇畫。

  長久以來,教堂所處的聖約翰教區一直是梅赫倫城最富有的教區。經濟條件的富足也讓委約名家創作藝術精品成為可能。一六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教區委託魯本斯創作三聯祭壇畫以及祭壇基座上的三塊小型鑲板。次年的九月份魯本斯完成全套作品,並在現場安置好以後做了最後的潤色調整。全套畫作讓魯本斯獲得了共計一千八百荷蘭盾的收入。根據魯本斯親筆寫下的收據,教區在一六二四年才將全部費用付清。這筆陸續支付了七年的「製作費」,在當時是什麼概念呢?對比魯本斯本人的園丁威廉所拿的年薪是七十二荷蘭盾,我們便能知曉這套祭壇畫的高昂訂製費用堪比一位普通人超過二十年的薪水了。魯本斯當時尊貴的社會地位及其畫作的市價可見一斑。

  據管理員女士介紹,在魯本斯完成此作一百五十餘年後,最初的祭壇在一七六九年被一個嶄新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祭壇所取代,由十八世紀弗拉芒雕塑家彼得.瓦爾克斯(Pieter Valckx)重塑了一個以聖三位一體為主體雕塑的巨大神龕,將魯本斯原作拆分後巧妙地嵌入其中,營造出更具氣勢和神性的觀感。魯本斯以金字塔型構圖繪製、帶有鮮明巴洛克明暗光影的主祭壇畫《三王來朝》居中而至,兩側的翼屏目前呈現的是《基督受洗》和《聖約翰在拔摩島》。然而,為了避免將三聯祭壇畫拆解開而導致的無法欣賞閉合後翼屏外側畫作的遺憾,這套三聯祭壇畫最大的「賣點」就是左右兩側被拆分的翼屏是可旋轉的。兩側翼屏背後均裝有一個機械裝置,可以根據四季交替定期轉動畫板,以便讓觀者欣賞到正反兩面的四幅畫作。我目前看到的是夏季版本(冬夏是同一組),春秋則會轉換成《聖約翰殉道》和《被斬首的施洗者聖約翰》。能將祭壇畫秒變「季壇畫」,這絕佳的創意倒顯得我孤陋寡聞了。

  雖然這組三聯祭壇畫現今完好無損地安置在梅赫倫聖約翰教堂內,但數百年間此作也是飽經風霜。所謂「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一六八一年,波德利男爵(The Baron of Poederlee)試圖購買這組享有盛譽的祭壇畫,先後兩次從六千荷蘭盾出價至一萬五千荷蘭盾,仍舊被教會婉拒。然而出價能夠拒絕,生搶則無法抵禦了。一七九四年法國大革命期間,祭壇畫被法國軍隊掠走,直至拿破侖倒台後方得返還教會。不過,祭壇基座上的兩小幅魯本斯《牧羊人的朝拜》和《基督復活》卻未能完璧歸趙,如今仍散落在馬賽美術博物館的藏品庫中。空缺的部分被兩幅小盧卡斯.弗朗霍伊斯(Lucas Franchoys the Younger)的小作填補,基座上唯有基座中間豎幅的魯本斯《基督受難》得以「榮歸故里」。所謂吃一塹長一智,三聯祭壇畫在一戰和二戰期間分別被妥善藏匿起來,讓我們依舊能站在魯本斯四百年前曾經為畫作潤色過的相同位置欣賞到這組命途多舛的藝術遺產。

  想明年重返梅赫倫已是春暖花開,屆時聖約翰教堂中的魯本斯《三王來朝》祭壇畫,也該「換季」了吧?心中忽然有種「風水輪流轉」的莫名期待。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