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古聞港食/封鍋白燒鵝\蕭欣浩

時間:2025-09-15 05:02:11來源:大公报

  一日因事到元朗,突然想吃燒鵝,想起又新街一家食肆,之前探店數次,都覓食不果。再訪店,門外已有人龍,等待午休後開店。燒鵝「下莊」,再加滷水鵝掌、鵝翼,像是老饕標配的吃法。燒鵝半隻,分「上莊」(上半部分)、「下莊」(下半部分),「上莊」包鵝翼,「下莊」包鵝腿。鵝腿肉多,不少食客鍾愛,所以點選的較多,價錢也比「上莊」貴一些。

  久未嘗燒鵝,半隻買回家。食肆用上當日農場直送黑棕鵝,鵝肉味濃,鵝皮酥化,堂食一定更好。燒鵝古代早見,清代《揚州畫舫錄》有提到「火燒小豬子,火燒鵝」,就是燒乳豬、燒鵝的記錄,不過製法如何,書中未有詳寫。

  清代《養小錄》有記「白燒鵝」一條,燒鵝的方法記錄更詳,言:「肥鵝治淨,鹽、椒、葱、酒多擦內外,再用酒密塗遍。入鍋竹棒閣起,入酒、水各一盞,蓋鍋以濕紙封縫,乾則以水潤之。用大草把一箇燒過,再燒草把一箇,勿早開看,候蓋上冷,方開翻鵝一轉,封蓋如前,再燒草把一箇,候冷即熟。」

  肥鵝去毛去內臟,先用調味料、辛香料醃鵝的內外,燒前再塗一遍酒。用竹支穿起鵝,再入鍋,令鵝不貼鍋底,就像現代焗爐中,穿起食物的橫支。不過古時橫支不會自轉,所以要人手翻鵝再燒。文中的燒法,實際就是現代焗爐的原理,上加蓋封濕紙,將熱氣封死,烤前鍋底加酒水,令鵝肉燒時不會太乾,另有酒香。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