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滬斥六億建最大天文館

時間:2016-11-09 03:16:32來源:大公網

  全球最大天文館將在滬落成。8日,上海天文館開工奠基儀式在臨港新城舉行,據介紹,該館投資6億港元興建,建成後將成為全球建築面積最大的天文館,並計劃於2019年建築竣工,預計在2020年建成開放。屆時,館內將全方位展示宇宙的「大歷史+大結構」,幫助觀眾建立完整清晰的宇宙觀。\ 大公報記者倪夢璟上海報道

  著名天文學家葉叔華曾表示,21世紀深空探測將成為各國科技競賽場,中國也在當中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興建天文館,對天文科學知識的普及推廣,以及補充青少年天文科學方面的非正規教育至關重要。

    設計體現「天體運行」規律

  據介紹,上海天文館由上海科技館承擔建設主體、中科院上海天文台提供專業技術支撐。其總用地面積58602平方米,總建築面積38164平方米,土建投資約5.28億元人民幣(約為6億港元)。在設計方面,上海天文館體現了「天體」及「軌道運動」的概念,主體以建築三個大圓形構成「三體」結構;輔以橢圓形建築構成天體運行軌道形態,與三個天體一同詮釋了天體運行的基本規律,並隱喻「萬有引力」這一塑造宇宙面貌的神奇自然力量。至於主建築外的景觀區則設計了4條非同心圓的步道,從主建築向外自然延伸出去,象徵星系的旋臂。主體建築暗藏玄機,「圓洞天窗」、「倒置穹頂」、「球幕光環」等特色設計令建築本身成為一台天文儀器。

  而上海天文館的展示則以「連接人和宇宙」為主題,並從「欣賞和體驗」、「學習和思考」、「理解和感悟」三方面,充分展現宇宙的「大歷史+大結構」。其主展區分為「家園」、「宇宙」、「征程」三個展區:「家園」展區將從星空、日─地─月徐徐展開,帶領觀眾漫步太陽系並穿越銀河系;「宇宙」展區從時空、光、引力、元素和生命五個角度全景呈現宇宙奇妙現象,探索天體演化及運行的機理;「征程」展區呈現人類探索宇宙的偉大歷程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啟發觀眾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根據建築特點,主展區被安排在螺旋形的主建築的主體中,而在其他區域分散式地安排了「中華問天」、「行星樂園」兒童展區、「超高清多功能球幕影院」、「航向火星」等特色展區。

  冀成國際級天文科普中心

  同時,天文館工程建設中將採用全生命周期BIM示範應用、雨水回收利用及生態淨化處理等技術,建設一座節能、智慧、生態建築。

  上海科技館相關工作人員表示,上海天文館將以「塑造完整的宇宙觀」為願景,以「激發人們的好奇心」為使命,力爭成為國際一流的天文科普中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