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青少年在哈達鋪了解《大公報》「一張報紙定乾坤」的歷史。/大公報記者郭濤攝
在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泛黃的舊報紙靜靜陳列,那一張張當年的《大公報》,總能吸引眾多遊客駐足凝視。「在這麼遠的地方看到《大公報》,真的很意外!」去年,來自香港道教青松小學的陳芮希隨研學團到訪時,眼神裏滿是驚喜,「沒想到香港的報紙,會和這裏有這麼深的聯結。」一張跨越山海的報紙,瞬間讓遠在萬里之外的香港青少年與哈達鋪的紅色歷史拉近了距離。
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講解部部長王亞麗,已在講解崗位上堅守十餘年,始終專注於講述哈達鋪與《大公報》交織的紅色往事。她坦言,多年來接待過不少港澳、台灣地區的遊客,他們對《大公報》的熟悉程度常讓她動容,還讓她真切感受到《大公報》跨越地域的歷史影響力,也更堅定了她講好這段故事的信念。
今年6月,王亞麗終於有機會走進位於香港島的大公報總部。過去在講解中,她常說《大公報》「改變了中國革命的命運」;而此次參觀,報館裏「中央紅軍根據其消息做出戰略性決定,改寫了中國歷史」的記載,讓她對這份報紙的歷史定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談及未來,王亞麗的規劃清晰而堅定:她希望借助《大公報》報館的史料,在哈達鋪紅軍長征紀念館策劃一場《大公報》專題展覽,讓更多人讀懂這份報紙的分量;同時繼續深挖《大公報》中與哈達鋪相關的記載,讓兩地的歷史淵源被更多人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