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天宮首啟太空腦機交互實驗

時間:2016-10-23 03:15:52來源:大公網

▲21日晚9時許,航天員陳冬在天宮二號內口述太空日記 新華社

  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展開多日工作生活。21日晚9時許,航天員陳冬發回他作為特約記者的第一篇太空報道,坦言第一次進入太空,感覺「很奇妙,很好」。當天,航天員還首次天地同步收看了《新聞聯播》,並進行了人類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北京報道

  景海鵬、陳冬在「天神」組合體上的工作生活相當豐富、有趣。「新華社太空特約記者陳冬」21日晚間從天宮二號發回的口述報道說,「第一次進入太空確實體會非常奇特,感覺剛開始自己的身體都不會控制了,已經分不出該怎麼走路,怎麼行動。還好有景師兄在旁邊幫忙,現在已經慢慢適應失重的感覺,也越來越感受到失重的樂趣。」他說,工作緊張到晚上一閉上眼睛就能睡着,「白天這麼多新奇的事情,晚上一定會夢到這種失重的感覺」。

  陳冬稱,太空中的景色十分美麗,希望能拍攝更多影像資料。他還回答杭州聾人學校的徐思丹同學說,雖然沒有看到外星人,但是自己希望能夠看見「非常外星」、特別奇特的外星人。

  天地同步收看《新聞聯播》

  景海鵬和陳冬還收看了21日晚間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當日正值習近平主席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大會》發表重要講話,兩名航天員認真聆聽,並為犧牲在長征途中的革命先烈默哀。據專家介紹,收看電視節目是對航天員心理支持的一部分,航天員還可以與地面人員視頻通話,往來電子郵件,緩解思鄉之苦。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員是在「天神」組合體進入中繼衛星天鏈03星的測控弧段實時收看《新聞聯播》的,顯示出中國天地通訊系統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此外,航天員還進行了人類史上首次太空腦機交互實驗,整個實驗持續了30分鐘。腦機交互是目前國際上的尖端技術,即在不使用語言和動作的前提下,僅依靠大腦思維實現指揮控制。在太空環境中,人類完成複雜任務受到極大限制,腦機交互可不依賴外周神經和運動系統,將航天員的思維活動轉化為操作指令,同時又能監測航天員的腦力負荷等神經功能狀態,實現人機相互適應,減輕作業負荷,是最理想的人機交互方式。

  「天神」組合處正飛狀態

  在「天神」組合體方面,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在20日對其進行了首次軌道維持,降低了軌道高度,並為後續任務做好準備。變軌成功後,飛控中心再次精確控制組合體調整姿態,由原先的倒飛狀態轉為正飛,這也是組合體標準的飛行狀態。目前,兩名航天員的狀態良好,後續將全面開展空間科學試驗。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