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雲南/電站16架無人機 「扛」5000噸物資上山

時間:2025-11-25 05:02:40來源:大公报

  圖:雲南因為山地多植被豐富,採用無人機運輸高效環保。圖為兩架無人機合作吊運建材。

  在雲南文山的崇山峻嶺間,集中式光伏電站併網工程進入到物資運輸階段,一群特殊的「搬運工」悄然改變了電力建設的傳統模式,它們是國內首次實現集群化作業的重載無人機。在運輸現場,只見16架重載無人機集群作業,通過空中運輸,52基鐵塔所需的所有物資被精準送達。在這次運輸任務中,16架重載無人機組成編隊,穿梭於海拔落差顯著的山區間,完成了22公里輸電線路、52基鐵塔的全部物資運輸,累計吊運5000噸物資,最遠飛行距離1.3公里,單件最大重量達420公斤,全程未修建一寸道路,未破壞一平方米植被。

  「我們通過預設航線規避生態敏感區,全程『零道路建設、零植被破壞、零生態擾動』,施工區域植被保護率達100%。」南方電網雲南文山項目總指揮介紹,相較傳統人背馬馱或修路運輸,此次作業節省道路建設成本80%以上,人力投入減少60%,工效直接提升4至6倍。

  此前,南方電網雲南電網公司已在麗江220千伏岩樂輸變電工程中,實現國內重載無人機首次高海拔應用。「以前瀾滄江上游施工,100多匹馬馱材料,很多馬背上磨出血,甚至有馬摔下懸崖。」有着多年輸電經驗的雲南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南方公司經理朱培賢回憶,「麗江項目已經讓我很驚喜,現在文山16架無人機一起飛,半天能幹以前半個月的活。」

  據了解,自2022年開始將重載無人機應用於電力建設過程中,雲南電網公司結合不同海拔、不同複雜地形條件,對近20餘款重載無人機機型進行場景測試和性能驗證,並規模化運用於電網建設領域,目前應用範圍已覆蓋昆明、玉溪、文山、楚雄、麗江等10個州市。\大公報記者譚旻煦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