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漂遊記/「工業衛星城」\杜 若

時間:2025-11-25 05:02:23來源:大公报

  香港佔地面積不算大,城市建成區的密度更是驚人,金融中心、零售中心各司其職,構建了恢弘的維港夜景。在維港夜景霓虹燈的輻射範圍以外,香港也有不少「衛星城市」。

  「衛星城市」是城市規劃的一個概念,指大城市邊緣的小型城市,為在大都市工作者主要的居住地。如果將中環比作「行星」,那麼香港的「衛星城市」無疑就是散布在各處的各大新市鎮。這些新市鎮各有特色,沙田像是商業、工業、教育都齊備的小城市,功能完備,自給自足;將軍澳則更像是香港市民特別是中產的「睡城」,主要承載了居住功能,是港島辦公一族的夜晚美夢;觀塘與荃灣,這一對分布九龍東西的孖生兄弟,是香港首批開發的地區,都有了歲月的痕跡,不少基層市民居住在此。

  但新市鎮中,「遺世獨立」的,莫過於屯門。屯門坐落於香港新界最西側,曾經是內河碼頭,上世紀七十年代,隨着屯門公路的建成,終於與城區連成一片。儘管如此,動輒一小時、幾十公里的路程,也讓不少人望而卻步。如果從屯門港鐵站走出,會感受到與港島、九龍截然不同的氛圍。或許是土地不再稀缺的緣故,屯門站周邊的建築竟給人一種東歐建築的粗獷感受,裸露在地面的鐵軌與公路、沾染着歲月痕跡的玻璃幕牆、拔地而起的公屋,以及屯門河西側一座座巨大的物流中心與工業大廈,似乎都停留在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

  隨着屯門碼頭新城區的建築拔地而起,這座「工業衛星城」,描摹着香港過去五十年的工業發展歷史,猶如鋼鐵洪流中的巨人,逐漸走入了歷史的煙塵。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