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浙江採用無人機處理簡單的交通事故,效率更高。
「事故認定書已發送,本次事故已測評完畢,您可以立即駛離車輛。感謝您的配合,祝您生活愉快!」在浙江杭州余杭區街頭,兩車發生輕微追尾事故報警後,警用無人機3分鐘內就飛抵現場,拍照取證並通過「喊話」進行處置,5分鐘後交通恢復正常。據悉,杭州自今年初開始推出警用無人機用於處置輕微的財損交通事故,事故處置時間平均可提速20%。
「如果事故雙方安全,車損較小,事故責任也比較明確,且雙方駕駛員駕駛證和行駛證情況正常,我們就會啟用警用無人機,飛手遠程控制它飛往現場處置。尤其是在車流高峰期或是路況較差時,無人機可以更快到達現場,恢復道路暢通。」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區分局交警大隊良渚中隊副中隊長王陳超介紹,無人機到現場後會「喊話」引導駕駛員,並進行拍照取證、事故認定,同步將處置結果上傳到「浙里快處」線上平台,事故雙方如果無異議,無人機就會引導雙方快速撤離。
同時,杭州的警用無人機也已廣泛應用於打防管控、應急救援等場景,在演出場館、高架道路、熱門景點等地都能見到警用無人機巡航執勤的身影。「目前,我們全市警用無人機服務警情處置已經達到月均4000次,這個頻率在未來還會不斷提高。」杭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勤務指導科科長葛炳林表示,未來將推進無人機與大數據、AI算法的融合,推動「空中警務」向「智能警務」跨越。\大公報記者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