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珠澳橋開啟區域新時代

時間:2018-03-29 03:15:08來源:大公網

  圖: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外交部駐港公署昨日邀請駐港外國記者一行30人參觀大橋,了解大橋工程的最新進展。前排左四為宋如安副特派員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外交部駐港公署昨日邀請駐港外國記者參觀大橋,了解大橋工程的最新進展。據介紹,大橋稍後將進行聯調聯試,及就如何應急救援等進行三方演練,務求令大橋開通時能暢順運作。外交部駐港公署副特派員宋如安稱,安排參觀是希望讓外媒及時獲得中國發展的第一手資料,感受「一國兩制」的嶄新實踐和演繹,強調港珠澳大橋顯示國家支持香港融入發展,只要香港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聚焦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就一定能分享國家發展紅利。隨團的記者Johan Nylander認為,香港與華南地區一向有緊密的經濟聯繫,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使整個地區邁進新時代。/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文) 蔡文豪(圖)

  外媒考察團一行約30人昨日經珠海踏上港珠澳大橋,聽取大橋工程介紹,並近距離見證大橋工程的各項細節。

  大橋創造了多個工程紀錄,包括大橋以55公里全長打破了世界紀錄、建造了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等多項創舉,在場記者大為讚嘆。

  感受「一國兩制」嶄新實踐

  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助理、計劃合同部部長高星林表示,大橋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同建設的大型跨海工程,除克服技術和管理方面的難度,還要解決港澳及內地有制度、習慣等方面的不同差異,強調大橋已準備就緒,稍後將進行聯調聯試,以及就如何應急救援等進行三方演練,務求令大橋開通時能暢順運作。

  駐港外媒團能夠順利前往港珠澳大橋採訪,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出力不少。

  副特派員宋如安透露,考察是應香港外國記者會(FCC)要求而安排,希望讓外媒及時獲得中國發展的第一手資料,感受「一國兩制」的嶄新實踐和演繹。

  宋如安說,「國家有戰略,香港有方向;國家有需要,香港有優勢;國家有前途,香港有希望」。

  宋如安:國家發展快車必預香港

  宋如安以港珠澳大橋比喻,指現時「路已修好,橋已架好」,國家發展快車上必然有香港的位置。

  宋如安表示,香港應從國家發展的大格局、大戰略去思考和把握自己的角色和定位發展。香港是內地最大外資來源地、最大境外融資平台和全球最大人民幣離岸中心,可以在「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積極作用,將自己打造成國家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戰略支點。

  他又提到,內地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優質的商品、技術、服務、人才和資訊,而香港擁有獨特的制度優勢,網路優勢和人脈優勢,具備強大的國際優質資源配置能力,可以助力內地經濟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培育新經濟增長點。此外,國家正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香港可依託粵港澳大灣區強大的創新能力和全球領先的供應鏈體系,將科研成果迅速轉化成產品,推向市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