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將至,秋意漸濃,讓人忍不住想找點熱乎乎的東西暖身。說到熱飲,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咖啡、熱可可,但如果你去過墨西哥,或曾在某個南美街頭小攤上邂逅過阿托利(Atole)就會明白,越看似簡單的,越容易讓人上癮。這個被墨西哥灣和太平洋環抱的國家,在塔可、辣椒之外,還藏着一個「溫柔陷阱」。
阿托利起源於瑪雅料理,絕不是什麼新興網紅,而是貨真價實的「千年老字號」。如果把墨西哥的飲食文化比作一本厚重的歷史書,那它絕對是其中頗有分量的一章。墨西哥人跟阿托利的關係,就像北京人同豆汁兒,外地人一笑了之,本地人心嚮往之。畢竟玉米是他們的「親骨肉」,是日復一日的生活底氣,連神話裏都說,人是用玉米做的。而阿托利,就是以玉米麵做基底,加入蔗糖、牛奶和香料,煮到濃稠的飲料。有些地方熱衷於混入可可、水果,甚至是堅果,演變出五花八門的口味。在公元前,它作為「能量飲料」給戰士和勞工提供養分,後來西班牙人引入牛奶,使原生的「水基版」進化成更絲滑的「奶基版」,但核心永遠是那股玉米味,不變。
如果你是第一次喝,會有種特別飽腹的感覺,好似一碗粥進肚。入口先是熱騰騰的玉米甜香,黏稠、有質感,但不粗糙。隨後肉桂和香草的魅力慢慢氤氳開,裹着舌頭,一路滑進胃裏,瞬間驅散寒意。那種神奇的感覺安全又舒適,像一位熟悉的老朋友,總能適時遞上一份關懷。別看它樸素得只是糊糊,但卻見證了墨西哥人的「前世今生」。每逢亡靈節,人們就會把它擺上祭壇或帶去墓地,讓逝去的親人也喝上一口;而在聖誕季的慶典和派對裏,它也必不可少,讓每個年終歲尾,都飄滿了玉米和肉桂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