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外輿論期待中國繼續擴大對外開放。圖為20日,一艘貨輪在山東港口青島港停靠集裝箱碼頭。\新華社
「自2021年盧旺達乾辣椒進入中國市場以來,辣椒種植已成為我們的重要出口產業。」盧旺達菲舍爾全球公司總經理赫爾曼.烏維澤伊馬納為公司立下對華年出口量1500噸的目標。他說,他的信心來自於中國對非零關稅政策,「零關稅政策為當地農民和企業帶來更多利潤空間,讓非洲國家迎來嶄新發展機遇。中國是非洲真正的朋友」。
烏維澤伊馬納的故事是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生動例證。給予所有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外資准入負面清單持續縮減、製造業領域外資准入限制措施全部取消、優化免簽入境和過境免簽政策……中國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持續拓展開放的廣度和深度。
在多名國際人士眼中,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是中國開放決心的鮮活註腳。中國在「十四五」期間繼續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到精耕細作的「工筆畫」,從「硬聯通」到「軟聯通」再拓展至「心聯通」,共建「一帶一路」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最廣、規模最大的國際合作平台。
「中老鐵路給老撾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老撾國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代主任格米高度關注中國有關對外合作的政策舉措,「期待老中兩國繼續提升中老鐵路的經濟輻射效應,進一步深化與周邊國家經濟合作,促進地區國家和亞洲的共同繁榮」。
「過去5年,在一些經濟體趨於『內顧』的背景下,中國堅定致力於擴大開放和互聯互通。」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主席米夏埃爾.舒曼說,「我非常期待了解中國新的五年規劃,相信中國未來將繼續擴大對外開放,推動國際合作。」\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