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普通讀者/令自己難忘的家(下)\米哈

時間:2025-10-17 05:02:26來源:大公报

  上回提到,漢彌頓以《究竟是什麼令今天的家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一畫,拼貼了一個以消費堆砌而成的家,裏面有廣告、雜誌、流行物,而此畫也成了普普藝術的起點。

  漢彌頓說,普普藝術是「流行、短暫、可拋棄、低成本、量產、年輕、機智、性感、花哨、商業」。這些詞彙的串連,聽來幾乎像一則廣告,但正是它們組成了我們今日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這幅作品的矛盾與深刻,在於它既以商品拼貼而成,同時又諷刺物質主義。漢彌頓在訪問中說過,他對「美國的現代性既懷疑,又欣賞,那是戰後歐洲所缺乏的一種能量」。

  我常覺得,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仍在學習的事。當代人的家,不只是居住的空間,更是一種自我表達,於是它又充滿了購物平台與社交媒體的影響。一不小心,我們便陷入一種「被設計的幸福」。我們以為自己在選擇,實際上,只是模仿一個貌似幸福的家。

  所以,「以自己的愛好砌成一個家」,其實是一件需要覺察的事。那不是靠買東西而成,而是要理解自己真正需要什麼。這就像漢彌頓在拼貼時,不是任意選取圖像,而是精確地組構一個充滿象徵的世界。藝術的拼貼,是選擇與排列的藝術,生活的組成亦然。

  又想起漢彌頓的那一句話:「要創造一個令人難忘的畫面並不容易。」要讓一幅畫被記住,不是因為它有多少東西,而是因為它呈現了某種「真」。同樣地,要讓一個家令人難忘,也不是因為它有多豪華,而是因為它真實地反映了我們的自在。家,不應該是展示的櫥窗,而是與自我相遇的地方。

  在此,我們可以學習漢彌頓那種遊戲般的態度。他把高雅與庸俗、藝術與商業、真實與虛構混在一起,讓界線消失。他的作品提醒我們,幸福可以是矛盾的,它同時擁有慾望與自嘲,擁有歡樂,也容納荒謬。或許,那也是「令自己難忘的家」的一種質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