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警惕眾志重返校園搞事

時間:2018-02-11 03:15:19來源:大公網

  在香港眾志周庭被DQ之後,眾志何去何從成為坊間關注焦點。香港眾志主席羅冠聰日前在電台節目稱,議會抗爭路線已被落閘,未來須調整方向。究竟這一「方向」所指何事?

  一種可能正如羅冠聰所提到的「壓力團體」,即針對特定社會議題或公共政策提出訴求、爭取利益。香港作為多元社會,這類團體素來不少,其中一些以理性主張和手法,對施政建言獻策。但觀乎眾志過往種種表現不難看到,這班所謂的「熱血青年」,對於公共議題其實並無足夠深入的了解,提出的政策建議往往流於口號和姿態,其目的只為博眼球、爭選票。

  因此,一個合理的推測是,眾志很大機會將轉向社運界,繼續主打激進主張和抗爭手法。而該推測也可從眾志在早前急忙修改政黨簡介、淡化「自決」元素可見一斑。因此,所謂的「調整路線」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另一種可能則是重返校園。眾志前身是學民思潮,數年前以反國民教育「一戰成名」。現時眾志的組織結構亦仍以年輕人為主,包括1999年出生、前年立法會選舉才加入的現任常委鄭家朗。去年政府任命蔡若蓮為教育局副局長,眾志正是以當時剛剛中學畢業的鄭家朗為主力軍之一,對該任命展開連串政治謀殺。未來眾志會否把手再度伸向校園,值得警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