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珍貴文物令人悠然神往
【大公報訊】記者謝敏嫻報道:「綿亙萬里——世界遺產絲綢之路」展出約220組文物中,其中160多組來自陝西、河南、甘肅及新疆的展品中,逾半為國家一級文物,包括國寶級文物金神獸、鎏金銅蠶和胡人牽駝壁畫等;50多組來自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珍貴文物,包括伊塞克金人服飾和武器(複製品)、陶納骨甕和佛像石雕等,再現當地獨有文化特色。
香港歷史博物館館長(展覽及研究)張銳森昨日下午率先為傳媒導賞,簡介展覽內容和重點展品。
展覽亮點展品,張銳森首先談「壁畫」。他表示,洛陽古代藝術博物館藏的胡人牽駝壁畫、胡人牽羊壁畫,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藏的胡人打馬球壁畫。「今次專門來港的三幅壁畫實屬難得。因為壁畫尺幅大,加上運輸過程或會破損,因此它們幾乎不外借或外展。」他補充說,來自新疆的紡織展品亦甚具代表性,比如樹葉紋毛鞍毯,是迄今我國保存最完整的鞍毯。
手機360度觀賞展品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五月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主題演講中提及的「鎏金銅蠶」,亦是展品之一。張銳森介紹,陝西漢代盛行養蠶,加之鎏金技術的發展,令銅蠶製作工藝精美。
展覽亦首次引入3D技術,觀眾可掃描現場二維碼,在手機360度觀賞十多件精選展品,深入了解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