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理大「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 發掘學生科研興趣

時間:2025-08-14 05:01:43來源:大公报

  圖:理大第五屆「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圓滿結束。

  【大公報訊】記者卓彤報道:香港理工大學(理大)致力為青少年提供多元學習機會,培育具國際視野的創新科研人才。理大第五屆「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成功舉辦,吸引147名來自97間本地及國際學校的高中生參加。在約70名來自不同學院及學系的理大學者指導下,學生參與一系列研究項目,發掘對科研的興趣。

  本年度計劃共設31個專題研究項目,在理大學者的指導下,學生在四個月內進行專題研究,參與研究設計、採集數據、文獻分析及報告等。參加者有機會參觀相關實驗室和教研設施,探索理大多元化的本科課程,提早為未來升學及選科做好準備。

  參加者:激勵投身科研意向

  理大協理副校長(環球合作)、環球事務總監沈岐平教授表示,「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讓中學生在理大學者的帶領下,親身參與科研過程,並有機會在國際會議上展示研究成果,充分展現他們的研究質素和潛力。希望藉此計劃激發學生對科研的熱忱,成為研究人員,推動具影響力的創新研究。

  在理大護理學院學者指導下,八位分別來自沙田培英中學、聖母無玷聖心書院、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英基沙田學院、弘立書院、港大同學會書院、恩主教書院和潔心林炳炎中學的學生,以「青少年心理健康與抗逆力」為題進行研究。她們完成理大「心理彈跳站」(ReST Hub)提供的「Mission ReST」抗逆力培訓課程,了解及掌握如何建立抗逆力,並在現有框架外設計出一套結合環境調適與遊戲化元素的創新方案,透過創造輕鬆的環境和互動化體驗,幫助青少年增強抗逆力。她們分享表示,透過計劃學習進行定量與定性研究,參與問卷設計、採集數據和分析等工作。研究過程不僅提升科研實踐能力,更加深對心理健康的認識,體會到培養抗逆力的重要性。

  來自香港國際學校和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的兩位學生,進行「利用人工智能研究波士頓地區長時間序列植被物候變化」為題的研究。學生透過構建深度學習模型,有效重建植被動態的季節軌跡,偵測區域的物候變化趨勢。同學指出,在導師悉心指導下,學習植被物候學,並掌握衛星數據處理及編程技術。項目獲得「從太空看地球創新挑戰賽」的優異獎及最具創意獎,激勵未來繼續投身科研領域。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