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大新法抑制愛滋病人腸道炎

時間:2017-08-25 03:15:13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周禮希報道:愛滋病至今仍未有根治良方,香港大學最近取得新突破,破解愛滋病感染初期於腸道急促發展的機制,有望從免疫系統治療的新角度醫治、預防此「世紀絕症」。

  愛滋病毒在感染人體後,會攻擊免疫系統中相當重要的CD4 T白血球,此白血球的數量下降,就會引發人體免疫系統失調,令患者容易感染其他感染性疾病及併發症。

  不過,原來在病毒感染早期,不少感染者的腸道都會發炎,腸道內的CD4 T白血球會因為持續被攻擊而一直減少,發炎亦令小腸壁受損,令腸道中的細菌進入血液造成併發症,所以由愛滋病毒造成的腸道發炎,在整個發病過程中相當重要,不過這個炎症反應的發生機制,直至最近才被港大破解。

助未來輔助醫治愛滋病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研究員張嘉龍指出,他們在研究新型蛋白分子△42PD1時,發現這分子在急性愛滋病感染者,腸道的γδT白血球中特別多,而且分子在患者體內愈多,該患者體內的炎症細胞因子亦愈多。研究團隊由此推進,再發現此分子是引致腸道炎症成因,最後通過製作這蛋白分子抗體,成功在有人類免疫系統的老鼠的身上,減少腸道炎症反應。

  張嘉龍相信今次發現有助愛滋病患者防治及緩解早期感染引致的腸道炎症反應,在未來輔助醫療愛滋病方面將相當有用。「未來可考慮將來自老鼠的抗體人源化再打在人身體,或者以基因技術令人體自行生產這種抗體。」

  港大李嘉誠醫學院愛滋病研究所博士後研究所長陳志偉稱,今次發現到腸道發炎的新型免疫通路機制及其阻斷方法,將有效預防愛滋病毒引致的黏膜損傷,期望將抗體發展成新免疫療法。他又說,原本治療愛滋病成效顯著的雞尾酒療法有很多不同的副作用,可能造成心臟病。他希望新治療方向有助減低大量服用藥物造成的副作用。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