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第十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走進外交部,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與港生親切交流。/大公報記者馬靜攝
走進國家博物館,觸摸歷史脈絡;到小米超級汽車工廠,親身體驗中國智造硬核實力和高科技發展蓬勃之勢;到訪外交部,與發言人和青年外交官深入交流……第十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日前在北京、山東展開為期9天的豐富行程。11間本港學校師生代表約80人深切感受了中華歷史的源遠流長,在參訪過程中了解國情、讀懂外交。
參訪港生為國家昔日之歷史而感慨動容,為祖國今日之成就倍感驕傲,對愛國生出更深刻和具體的理解,紛紛表示要堅定報國之志,深耕學業,錘煉本領,為國家各項事業發展貢獻香港青年之力,在民族復興偉大征程中展示香港青年之擔當。/大公報記者 馬靜、李暢
第十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由在知識競賽中取得優異成績的11間本港學校師生代表約80人組成,他們相繼在北京、山東展開為期9天行程。在京行程包括參觀釣魚台國賓館、國家博物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小米超級工廠等。本次參訪活動由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辦。
讀懂外交 了解國情
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發言人兼新聞及公共關係部主任黃景睿介紹,今年內地參訪行程主要突出四個主題:一是一如既往地突出外交主題;二是着力幫助香港師生深入了解中國歷史和中華文明,讓大家深切感受中華歷史的源遠流長、文明的厚重底蘊以及國家由弱到強的苦難與輝煌,進而理解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中國道路為什麼行;三是讓同學們近距離接觸國家最新發展成就。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本次參訪第四個主題就是幫助香港同學了解相關史實。
「短短九天訪問行程也許只是同學們行萬里路的一小段旅程,希望大家通過這段行程能進一步讀懂外交,了解國情,感受時代脈動。」黃景睿說。香港賽馬會連續多年對參訪活動給予特別贊助,香港賽馬會內地事務總經理范綺明希望同學們珍惜參訪機會,深入感知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親身感受革命先烈奮勇抗戰的民族精神,為推動香港和國家繁榮穩定貢獻自己力量。
港生:為祖國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第十七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共吸引全港289所中小學7萬8千餘名學生踴躍參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學生黃雯欣告訴記者,參加知識競賽讓自己受益匪淺,對國家歷史和外交都有了全面系統的了解。同一間學校的黃馨儀告訴記者,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雖然自己擅長理科,還是特意認真學習和背誦了抗戰歷史相關題目,通過學習更加堅定愛國之心。
參訪團在京行程短短三天,同學們紛紛表示,國家昔日歷史應時刻銘記,今日之成就更讓人振奮,一定要錘煉自身,為國家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在山東,同學們將參觀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博物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總體國家安全觀主題展、海軍博物館;還將前往曲阜尼山聖境,體驗漢服拓印;遊覽大明湖、岱廟等,並登頂泰山感受「一覽眾山小」的豪情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