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梁振英認為在符合「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前提下,盡量減低以至消除在粵港和粵澳之間過時的行政壁壘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昨日在中山出席2017粵港澳合作論壇,他表示,粵港澳三地政府應探討簡化政策,讓多項即將落成的跨境基建發揮最大效益。梁又指出,在高鐵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就是創新機制和簡化流通的重要例子。他認為,粵港澳三地政府應該進一步考慮其他措施,包括容許港澳單牌車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廣東,以及放寬香港雙牌車進出深圳口岸的限制等。
梁振英昨日出席2017粵港澳合作論壇時以《四個要素進一步流通,是成功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的關鍵》為主題作主旨發言。梁振英指出,拿粵港澳大灣區和美國的紐約灣區、三藩市灣區和日本的東京灣區比較,我們首先要認識到,港澳兩個特別行政區,與內地九個大灣區城市之間,仍然有客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限制,而大部分這些限制,並不是「一國兩制」設計的一部分,也就是說,減低或消除這些限制,並不違反「一國兩制」方針,也不違反基本法。
「一地兩檢」是簡化流通例子
梁振英認為,通過進一步改革和開放,通過機制創新,在符合「一國兩制」和基本法前提下,盡量減低以至消除在粵港和粵澳之間過時的行政壁壘,讓人員、資金、貨物(包括車輛)和信息這四個生產和生活要素在粵港和粵澳之間暢順流通,通過市場力量,提取和提升粵港和粵澳的巨大協同效應,是成功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的關鍵。
梁振英續說,明年年底之前,港珠澳大橋、蓮塘香園圍口岸、高鐵香港線將相繼落成,要充分發揮這三個重大基建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粵港澳政府必須盡早制定簡化流通的政策。「在高鐵西九龍站實施『一地兩檢』就是創新機制和簡化流通的重要例子,在中央政府的指導下,粵港澳三地政府應進一步考慮其他措施。」
他認為,在中央政府指導下,粵港澳三地政府應該進一步考慮其他措施,包括容許港澳單牌車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廣東,以及放寬香港雙牌車進出深圳口岸的限制等。
之後,梁振英還提出兩個發展建議,一是粵港澳大灣區要加強同產業、跨產業的合作,二是促進三地人民交流溝通,尤其是青年人才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