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三地待改用途本財年難招標

時間:2017-05-12 03:15:28來源:大公網

  政府本個財政年度需要改用途才可出售的土地多達十三幅,其中三幅更極大機會未能趕及本財政年度完成,令提供的建屋量減少超過2200伙。該三幅地皮的現有規劃用途,兩幅是綠化地帶,一幅是「政府、機構或社區」,一般而言,綠化地用途改變,其爭議聲音比較大,最快可能耽誤一年才能改劃。/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發展局2月底公布的本年度賣地計劃中,有二十九幅住宅地可供出售,其中正在或有待改變土地用途的,共有十三幅,較本年度僅兩幅,大幅增加5.5倍。十幅正改變用途的土地,不少來自爭議較少的啟德區,預料可順利完成;然仍有三幅地皮,還未正式展開改劃土地用途的法定程序,甚或諮詢當區團體及區議會,而根據目前的城規程序所耗的時間,以及有關地皮可能出現不少地區人士的反對聲音,相信難於本年度推出。

  赤柱環角道地爭議最大

  該三幅地皮的現有規劃用途,兩幅是綠化地帶,一幅是「政府、機構或社區」。大眾一般對改變綠化地用途的爭議聲音較大,特別是位於赤柱環角道的一幅達三公頃綠化地,估計可提供700至800伙。此地在馬坑邨與舂磡角道豪宅區之間的大斜坡上,現時有較茂密的樹林及植被,加上該區交通配套有所限制,相信在諮詢當區人士及進行改劃期間,必遭到極大反彈。

  另一幅是在葵涌華景山莊與長坑村之間的綠化地,由於較接近金山郊野公園,預料也會受到地區人士的挑戰。此地可建單位約400至450伙。兩綠化地至今未有諮詢文件或內容。

  至於原屬預留與中文大學或專上學院擴展之用的大埔白石角優景里地,在政府求地若渴的大前提下,此地稍後亦將被改為住宅用途。雖然此地不如綠化地般存有較大爭議,但政府過去數年,已將大埔區多幅土地轉為住宅用途,單是白石角已有八幅,令居住人口大增,倘若優景里地皮再改劃,便又多添約1150伙中大型單位供應;加上附近恆地(00012)提出的蕉坑私營及公營房屋發展,早前亦已獲准改變用途,料可共建約800伙。這無疑對該區未來交通再添壓力,而且破壞後面大埔公路一帶的低密度居住及鄉村環境。

  改劃過程最長或超兩年

  規劃署剛就該地,連同大埔區內另六幅公營及私營房屋土地的改劃,日前諮詢區議會,席間有不少區議員提出反對聲音,特別是未來新增人口對交通及區內社區設施會構成沉重負荷。

  政府在處理土地改劃過程,包括諮詢地區團體及公眾、修訂大綱圖及處理意見等,一般也要花約一年時間,假如又出現有人就改劃提出司法覆核,所需時間更可長至兩年多。因此,該三地料難以在本年度出售,而上述三地,預料可建單位約2250至2400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