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吳俊霆(中)形容黃炎華(右)與陳國明(左)的體格「不止合格,比想像中好」
曾在登山時遭遇十多日大風雪,又冷又餓,還要擔心雪崩,連呼吸都成為負擔時,經驗豐富的攀山家吳俊霆感受到了等待器官捐贈病人的辛苦和無奈。他下周三將帶領兩位器官移植康復者攀登珠穆朗瑪峰5300米基地營,然後自己爭取登頂插區旗,直言是作為個人對特區回歸20周年的獻禮。他說,登頂珠峰是他20年的夢想,再加攜帶兩位年過半百的腎移植康復者,亦是希望顯示第二次生命也能勇闖高峰,藉此呼籲更多人捐贈器官。」大公報記者 孫凌奕
吳俊霆本身是物理治療師,繼去年作為成功攻克世界第八高峰馬納斯廬峰的香港「第二人」,今年他再挑戰海拔8848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他說,十多歲開始行山,還記得1997年太空館上映一套珠峰的天象電影,他當時還覺得「點解啲人冒死都要去行山」,20年來,他繼續行山,大概五年前,他發現自己的體能一年比一年更接近登頂珠峰,便下了攻頂的決定。
下周三(12日),吳俊霆便會帶領50歲的黃炎華及58歲的陳國明出征,他們會先到達尼泊爾2800米高的盧克拉山後開始攀爬,目標每日上升400至500米,預計十日至兩周到達5300米高的基地營。其後兩位移植運動員便會步行70公里回程,而吳俊霆便要帶着逾20年的理想,獨自攻頂。
籲市民登記捐器官
他說,過了5500米便是「死亡地帶」,人體基本無法適應,他將會在5500米至6000米不停來回,盡可能適應環境,希望趁住五月頭的幾日好天氣快速攻頂。更特別的是,他將攜帶特區區旗和香港移植運動協會旗幟,在呼籲市民登記器官捐贈的同時,更會將區旗插在珠峰頂,作為個人對慶祝特區回歸20周年的特別禮物。
吳俊霆已帶着兩位移植運動員進行一個月的集中訓練,並進行心電圖、體能測試等,他形容黃炎華與陳國明的體格「不止合格,比想像中好」。雖然兩位移植運動員毋須登頂,但5300米已經非常不易,有九成半的人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高山反應,他預計到過程不會太暢順,但已做好預防,並攜帶足夠藥物和裝備。
登頂珠峰已不易,為何還要再帶上兩位移植運動員?他直言,曾在一次攀登中途遇十多日大風雪,不僅忍受寒冷,沒東西吃,更要面對隨時遭遇雪崩的忐忑,那一刻似乎感受到了器官衰竭、等待換器官病人渴望重生的心,希望此次兩位再生勇士攀登珠峰的故事,鼓勵更多長期病患者和移植病人,給他們勇氣重投社會,服務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