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1月18日訊(記者唐曉明)對施政報告內的創新科技建議,團結香港基金副總幹事黃元山表示,他們樂見政府着手檢討大學研究經費的分配方法,令大學進行更多符合香港社會需要及可轉化作應用的研究項目,並要求教資會在一年內完成檢討,足見政府的重視。這與他們早前發表的「創新科技」報告的建議一致。
報告指出,現行的撥款機制令大學偏重於論文的發表,學術界欠缺誘因,透過產品創新及商品化將學術研究轉化為社會及經濟影響力。他們建議,可以先考慮減輕研究評審工作評估結果對計算直資研究撥款金額的比重,同時在計算撥款的方程式上加多其他考慮因素,包括成功爭取競逐式資助,或其他量度影響力的指標,如:科研國際專利所適用的國家數量和大小、專利授權、版權收益、分拆項目的數量及存活率、出版書籍及社區服務等。
他們亦喜見,20億元的「院校中游研發計劃」已經啟動,希望政府加大對科研的資源投放,因應本港香港政府研發投資落後於鄰近及OECD國家,向教資會轄下的研資局投放500億元作基金儲備,以加大力度支持應用研究項目,一方面收窄與鄰近地區及國際城市的差距,另一方面填補當前基本科研與應用科研的差距,加強兩者的連繫。
另外,政府推動金融科技發展,他們希望,政府着力吸引金融公司及監管機構來港,實驗和採用新科技,以及為金融科技(包括「區塊鏈」)初創公司提加速發展計劃。相關人才方面,政府可以開展宣傳活動,吸引非本地金融科技人才,而大學則可以提供相關學位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