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科大研剔除特定體內蛋白 開發治癌新法

時間:2016-12-13 03:15:26來源:大公網

  圖:梁子宇與其團隊,研究老鼠胚胎中的一種蛋白質,有助研究其他癌細胞的運作/大公報記者黃穎雅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穎雅報道:剛榮獲「裘槎前瞻科研大獎」的科大生命科學部助理教授梁子宇,近年研究發現老鼠胚胎幹細胞與人類其他癌瘤細胞,於分子結構上有共通點,研究人員若剔除老鼠體內某個蛋白質,可達至殺死癌細胞之餘,又能保持健康細胞無恙。該研究有助未來開發治療癌症新藥物及療法,造福全球皮膚癌患者。

  近年基因技術發展迅速,但癌症仍然成為人類的致命殺手,利用放化療醫治癌症,往往會把病人身上的癌細胞和健康細胞一併殺死,即使採用免疫治療(Immunotherapy),亦只有20%成效。

  過往20年間,雖然科學界發現表觀遺傳學對控制黑色素癌瘤(皮膚癌)有關聯,但一直未清楚其影響和作用。梁子宇於過去十年,一直研究如何利用「表觀遺傳學修飾」方法,重啟人體對細胞內有害DNA序列的抑制,以至於殺死癌細胞之餘,又能保持健康細胞無恙。

  梁子宇說,至2011年,其研究團隊嘗試將老鼠胚胎幹細胞和纖維細胞作對照組,若將纖維細胞的蛋白質剔除,並沒有對細胞產生改變,但剔除老鼠胚胎幹細胞中的SETDB1蛋白,則能會重新啟動原本被抑制有害的序列,導致細胞死亡。

  他解釋,由於老鼠的胚胎幹細胞與黑色素癌瘤(皮膚癌)細胞,於分子結構上有共通點,多種癌細胞亦具有「表觀遺傳缺陷」(Epigenetic Defects),研究SETDB1蛋白在黑色素癌瘤(皮膚癌)細胞內的作用和影響,有助協助研究治療肺癌等其他癌症的治療方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