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訊12月7日電 (記者 邵淑芬)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主任陳文鴻於《2016年粵港澳學術研討會》上表示,內地近年大力推廣「一帶一路」,雖然短期賺不了錢,但長遠而言,卻對中國企業有利。他解釋,中國到「一帶一路」國家主要投資交通及能源,一旦當地經濟發展起來,對手機及家電的需求大增,但環顧世界,主要生產家電的國家是中國,故最終最大得益者都是中國。
陳文鴻又指,中國貿易不再以加工貿易為主,賺不了錢之餘,並產生環保及社會問題。他認為中國未來應重點發展以科研及互聯網為主的業務,指中國於兩者的發展已處世界領先地位,與美國的差距愈來愈少。他續稱,珠三角未來發展潛力龐大,雖然有指珠三角發展不如上海北京,人均GDP增長亦不及,但認為未必準確,應看人均消費,而廣東人均消費強勁,不輸上海北京。他表示,廣東相對較為開放,要錢有錢,要人才有人才,亦有工業,加上內地目標於2020年推第五代流動電訊,屆時珠三角可發展手機、軟件及相關配套,潛力無限。
至於香港能否找緊珠三角的發展機會,他並不樂觀。他表示,過去香港亦是從事加工貿易,賺錢太容易,但如今國家逐步規範加工貿易後,難再短時間內賺錢,而香港就轉炒房地產及股市等,並不長遠。他坦言,現時香港最大問題是如何參與珠三角發展,但擔心香港未能把握。他續稱,雖然香港現時發展離岸人民幣中心,但指香港無論於產品及服務方面的深度及多元代程度均不夠。他呼籲香港要努力學習,不能「食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