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美中心通過學術講座等活動,煽動學員反政府。
香港亞太研究所被揭發聘任兩名反華政客,當中侯儒楷曾任亂港組織「港美中心」行政總監。境外顛覆勢力對香港學術界的滲透早有跡可循。2020年4月,《大公報》獨家披露的香港美國中心(簡稱「港美中心」)長期勾結亂港分子,企圖通過多種手段破壞香港的穩定與發展,亦揭開了外部勢力借學術交流之名,干預香港事務的冰山一角,引發社會對學界安全的廣泛關注。\大公報記者 莫凡(文) 李斯達(資料)
美國中情局資助運作
調查顯示,港美中心成立於1994年,長期以香港中文大學校園為據點,最初位於田家炳樓,其後遷至崇基學院利黃瑤碧樓,2003至2004年的通訊報告均使用中大官方網址,一度令外界誤認為是校方附屬機構。然而,該中心每年可獲美國官方背景機構資助300至400萬港元,資金來源直指多個被指涉干預其他國家內政的組織,包括有美國中情局「白手套」之稱的福特基金會、曾被中國制裁的美國國際事務民主研究所(NDI)、亞洲基金會,以及反華親台的亨利.魯斯基金會,另有多個美國國會直屬基金會參與其中,資金鏈條與美國政府的政治意圖深度綁定。
儘管對外宣稱「促進港美學術交流」,港美中心的實際運作卻充滿政治操弄。其以高校為滲透重點,通過提供活動場地、資金支持等方式拉攏亂港分子,更借研討會、講座等形式向學生灌輸反中亂港思想,企圖將年輕一代培育成破壞社會秩序的工具。在「佔中」事件和修例風波等重大風波中,該中心更是暴露了與外部勢力勾連的本質,不僅參與策劃非法活動,還通過輿論煽動激化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成為破壞香港法治與社會安定的幕後推手之一。
《大公報》踢爆 敲響警鐘
《大公報》的調查報道發布後,香港中文大學迅速與港美中心割席,發表聲明強調該中心從未屬於校方任何教研或行政單位,僅是租用校園場地辦公。據悉,港美中心此前已終止租約,並稱已停止運作。然而事件暴露出的境外勢力借學術交流滲透香港的模式,仍為學界敲響警鐘。
維護香港學術界的純粹性與獨立性,既是保障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前提,更是守護國家主權與香港穩定的重要防線。港美中心的運作軌跡表明,對境外勢力的「白手套」行徑,必須保持高度警惕與堅決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