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海航集團旗下的航空業務主要集中在內地上市公司海航控股
海航集團的資金鏈危機持續發酵!繼早前傳出海航拖欠中國航空油料集團(中航油)30億元人民幣油費後,內地媒體報道,由中航油與香港富地石油、英國石油(BP)合資成立的華南藍天油料發出最後通牒,若海航未能在3月16日16時前交付拖欠油款及違約金,該公司將於3月18日始停止供油。海航回應內媒指出,會以旅客權益為先,確保順利出行,強調對於各類不實言論及蓄意誹謗追究責任。/大公報記者 林靜文
華南藍天油料近日下發《關於對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停止供油的函》,文件顯示,海航子企去年10月起,一直未有根據合同約定支付油款,嚴重違反雙方簽訂的合約。華南藍天油料表示,多次採取電話、登門協商、發送催款函和律師函等方式進行催收,並向中國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並得到立案受理,但迄今仍未收到海航支付足額欠款,且欠油款仍持續增加。
該公司表示,為維護中國民航航油穩定供應的大局,要求海航在本月16日16點前支付油款及違約金,並作出不再發生拖欠油款的書面承諾,否則會在本月18日起停止供油。據介紹,華南藍天油料各方股東近日已召開會議,商討如何處置債務問題。中航油持有華南藍天油料51%股權,香港富地石油和英國石油分別持股24.5%。
海航對不實言論保留追究權
海航回應內媒查詢時表示,一如既往以旅客權益為先,持續保持安全穩定的生產運營,確保旅客的順利出行。對於各類不實言論及蓄意誹謗,海航將依法追究責任。該公司同時感謝並歡迎社會各界對海航的關注和監督。有消息指出,海航並未完全停止付款,但每次僅支付一小部分,使得欠款越來越多。
有消息人士指出,由於海航集團旗下擁多家航空公司,每天營運數百班航班,若暫停供油,將造成社會問題,變相令維持航班持續運作成為中航油的責任。另有消息指,其中一個解決方案,是以債券換取海口美蘭機場的股權。
問及欠款規模,中航油回應內媒查詢時表示,未結帳單規模是動態變化的,難以給出數量。該公司強調,與國內外航空公司保持良好合作關係,針對生產經營當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將會本着積極態度妥善解決,確保國有資產安全。據悉,海航集團旗下的航空業務主要集中在上市公司海航控股(600221),截至去年6月底止,海航控股應付航油費用為3.24億元人民幣,較2016年底增長2.23倍。
創新金融被入稟追千萬
據內媒介紹,根據華南藍天油料的催款機制,公司會按照合同約定付款日前2天提醒付款,合同約定付款日16時查詢到款;如未收到則當天再次電話催收,合同約定付款日後第1個工作日發部門催收函、發部門催收函後第3個工作日發公司催收函,發公司催收函後第3個工作日上報股東方,仲裁或限、停供油。
早於上月底,外電已引述消息指,海航拖欠中航油30億元油費。海航當時回應指,始終珍視與中航油等合作夥伴良好的合作關係,並保持積極、友好的溝通。目前,公司各項業務穩定開展,航班安全運營形勢良好,相關業務款項持續按計劃正常支付。
另一方面,海航集團旗下海航創新金融集團,遭創市証券入稟香港高等法院,追討120萬美元(約936萬港元)欠款,並提出索償。
創市証券指出,去年11月與海航創新金融集團簽署協議,為後者提供服務,惟該集團拖欠款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