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即將開始審議《議事規則》修訂建議,修改《議事規則》的攻防戰由本年度會期甫開展便已開始,有關議案已於立法會議事規則委員會及內務委員會充分討論,方進入大會討論,現在已入關鍵階段。
造成拉布氾濫成災,致政府施政舉步維艱的一大原因,是立法會沿用港英時期遺留下來的《議事規則》,其中不少條文因嚴重落後於形勢發展而出現漏洞,給反對派造成了可乘之機。有見及此,建制派提出《議事規則》修訂建議,期望可以及早審議通過,恢復立法會應有的功能。
社會發展受阻由市民埋單
有十二位議員分別提出多項修訂《議事規則》的決議案,當中包括四十九項建議,涵蓋主席權力、開會法定人數、專責委員會成立門檻等。主席梁君彥決定合併辯論全部決議案及議員修正案,每名議員可發言最多十五分鐘。反對派要求逐一討論的用意顯而易見,無非要令討論曠日持久,繼續變相拉布。以往重組政府架構的議案比修改《議事規則》更複雜,都是合併辯論,如今沒理由破壞規矩。
特首林鄭月娥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支持梁君彥的決定,並希望議會能盡快回復正常。反對派倒打一耙指「最唔正常的是林鄭」雲雲,事實上,立法會的「不正常」完全是反對派無休無止的拉布造成的,他們利用議事規則漏洞,歪招、損招、爛招、茅招、怪招、陰招、邪招、毒招、絕招盡出。種種瘋狂的拉布行徑令人匪夷所思,包括亂按鐘點人數,不斷發言以浪費時間,無緣無故大談自己的減肥心得,提交大量欠缺建設性的議案,甚至不惜動議趕走議事廳內的記者和市民,踐踏新聞自由這一社會核心價值等。
上一屆立法會大會會期,約有一千五百次點人數,造成十八次流會,損失近兩百三十小時會議時間,浪費接近一億元公帑,拉布招致的工程超支更數以十億元計。很多重要工程撥款因反對派拉布而導致立法會審批延誤,以致拖延了工期、造價飆升,白白錯過了很多發展機遇。
反對派現時更企圖不擇手段阻撓《議事規則》修訂,使明年三月立法會補選前無法通過,讓他們有機會可透過下次立法會審議過程,在地區直選組別中,趁機否決建制派的修訂議案。正如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反對派議員會用盡所有方法,包括提出不少規程問題,或引起秩序問題,拖延和阻礙議會進行。面對修改《議事規則》的「硬仗」,她相信建制派議員會謹守崗位,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亦會全程在會議廳內,確保會議順利進行。筆者認為,建制派議員不僅要謹守崗位,而且要提高議會鬥爭和反拉布的政治智慧和技巧,嚴防被反對派「搵笨」。
社會各界和普羅大眾對修訂《議事規則》以遏制拉布的呼聲愈來愈高。今次建制派提出的《議事規則》修訂,大得民心。本周日將舉行「反拉布,支持修改議事規則,分秒必爭,建設香港」的跨黨派集會,屆時多位立法會議員、前政府高官、社會知名人士會就修改議事規則事宜發聲。筆者呼籲市民大眾踴躍參與。
事關香港長遠根本利益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主席李慧琼斥反對派將修訂《議事規則》視為「洪水猛獸」,其實反對派拉布對香港才是「洪水猛獸」。反對派拉布的代價,是整個立法會的審議進程嚴重落後,公帑被巨額浪費,以及社會各項發展事務遭到阻撓,苦果卻要市民埋單。
反對派多年的拉布和纏鬥,蹉跎了香港太多好機會,這種「歹戲拖棚」的垃圾議會文化,也影響了青年人的價值觀,讓廣大市民深惡痛絕。這種現象不是民主社會的不同政見之爭,而是愛國愛港和反中亂港的大義之爭。
立法會明年三月就四個懸空議席補選。現時建制派在分組點票擁有優勢,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前日表示,冀在聖誕節前完成表決修改議事規則,按此進度,修規議案會有極大機會獲通過。但修訂《議事規則》是一場「硬仗」,反對派必定不擇手段,負嵎頑抗,甚至有暴力行為出現。建制派一定要嚴陣以待,不僅要抵住各種攻擊和詆毀,而且要以堅韌的毅力及應有的政治智慧和技巧,挫敗反對派「以拖待變」的圖謀,早日使議會和香港的運作納入正軌。
現在「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珠三角區域合作等機遇就在眼前,香港能否把握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是關乎香港未來和民生福祉的大事。不修改《議事規則》,損害「一國兩制」事業,影響香港在新時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香港的危害極為深遠。因此,建制派必須打贏修改《議事規則》的「硬仗」,這是廣大市民的殷切期望。
九龍東區各界聯會常務副會長、北京市政協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