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與逾百學生合唱《燈火裏的中國》 港深甬藝術家聯袂奏響家國情

時間:2025-10-20 05:01:58來源:大公报

  左圖:姚珏小提琴獨奏。右上圖:「東方之約.香港」國慶音樂會現場。\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黃艾力攝;右下圖:「弦繫家國.樂頌華章」國慶音樂會現場。\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曾興偉攝

  「弦繫家國.樂頌華章」國慶音樂會和「東方之約.香港」國慶音樂會上周末一連兩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上演。香港弦樂團藝術總監、著名小提琴家姚珏特邀深圳交響樂團音樂總監、著名指揮家林大葉執棒寧波交響樂團與香港弦樂團,以三地藝術力量共譜跨時空音樂史詩。其中,音樂會還邀請香港各區學校的合唱團共超百名學生一同獻唱《燈火裏的中國》。\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丁 寧

  「弦繫家國.樂頌華章」國慶音樂會以「從烽火歲月到盛世華章」為敘事脈絡,精選不同時代的佳作名篇精心編排曲目,從《鐵道游擊隊》《紅色娘子軍》到《民族大團結》《在希望的田野上》,既致敬革命年代的英雄史詩,也讚頌新時代的蓬勃生機。《思鄉曲》《民族大團結》等作品呼應香港同胞的家國情懷,彰顯「一國兩制」下文化認同的深層共鳴。壓軸登場的《人民萬歲》則通過恢弘的交響重現「開國大典」的歷史瞬間。

  抗戰曲目弘揚民族精神

  「東方之約.香港」國慶音樂會以精心遴選的曲目描繪中華優秀文化與世界文明交融的動人篇章。上半場首先以關峽《第一交響序曲》的恢弘旋律奏出「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時代強音;何占豪、陳鋼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作為中國交響樂民族化里程碑的代表作,以越劇音調為基底、交響技法為支撐,通過「草橋結拜」「樓台會」「化蝶」等樂章,詮釋中華文化的生命智慧與東方美學;下半場貝多芬《F大調第六交響曲 「田園」》則以木管模擬鳥鳴,弦樂勾勒溪流,傳遞對自然的禮讚,用五段「流動音畫」呼應「天人合一」的東方哲學思想。音樂會的三部作品共同構建「激情奮鬥─文化傳承─自然和諧」的藝術脈絡,既彰顯香港中西融合的文化特質,也映照中華民族從革命建設到生態文明的發展歷程。

  姚珏接受採訪時表示,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6周年,亦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首場音樂會最大的亮點就是精心編排的抗戰曲目,「通過音樂串聯起民族解放、改革開放、時代奮進的壯闊歷程,讓香港民眾感受民族復興歷程,可以說我們為全港民眾打造了一場聽得見的國民教育課。同時,我們向香港市民免費派發慈善門票,讓不同群體都能透過音樂感受家國情懷,共享文化交融的溫暖時刻。」

  寧波交響樂團在港首秀

  關於未來香港弦樂團在粵港澳文藝合作方面有何計劃,姚珏說:「未來,香港弦樂團將繼續深化大灣區巡演,借助香港平台優勢,將更多具有香港特色的音樂作品帶入內地,並開展藝術教育活動,促進文化互鑒、資源共用。」

  林大葉表示:「我很開心來香港和香港弦樂團及姚鈺老師合作,這符合當下大灣區發展的大趨勢,未來大灣區藝術家同台合作會是必然趨勢。我們在藝術理念上一拍即合,在探討未來合作時碰撞出很多火花,之後會有很多在深圳和香港開展的合作項目。」

  寧波交響樂團團長童銘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音樂會是寧波交響樂團成立十周年以來的香港首秀。「香港文化中心不僅是香港的文化地標,更是全球各類文化藝術精品交匯的平台,能在這裏表演讓我們倍感自豪與激動,這次演出是樂團成立十年來發展成果的一次檢閱,大家為此做了精心準備。」童銘期待未來和香港有更多的合作交流機會:「接下來,我們會邀請香港弦樂團到寧波演出,我們也計劃在後年即香港回歸祖國30周年的紀念慶典期間,再次登上香港文化中心的舞台。未來,我們會將更多中國故事傳播到全世界。」

  香港弦樂團助理樂團首席周葉瑋則表示:「上次去寧波,我們帶了很多香港及廣東地區的音樂作品,包括顧家煇的金曲串燒,把這裏的音樂展示給了寧波觀眾。此次寧波交響樂團帶來了他們更熟悉的音樂作品,如《燈火裏的中國》和《在希望的田野上》,我認為這種音樂上的交流意義非常重大。」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