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文在寅5月31日會見正在訪韓的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迪克.德賓時表示,部署「薩德」是為了對付朝鮮威脅而由韓美共同作出的決定,雖是前屆政府的決定,但新政府同樣會對此加以重視,不會改變原有決定。消息傳出,引起各方的關注。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天表示,中國關於「薩德」入韓的立場是一貫的、堅定的,它不利於朝鮮半島局勢的緩和,會打破地區戰略平衡,也與通過談判解決朝核問題的目標背道而馳,要求美韓停止和取消部署「薩德」的進程。
當選後即反口?
文在寅的表述,顯然是又一次後退。文在寅在競選期間,曾明確表示反對在韓國部署「薩德」,主張與美國重新談判。早前他還主張,「薩德」入韓事關重大,應通過國會審議認可,政府無權決定。這些都牽涉韓國對美關係的調整。但文當選後便退步,他只是對當初決定部署「薩德」的程序提出置疑,而並非反對部署「薩德」。這次文在寅會見美國人士,稱「部署『薩德』是為了對付朝鮮的威脅」,「不會改變原有決定」,實際上,這暴露了他的真實面目。
韓國外交長期以來以美韓同盟為基石,儘管文在寅提出要學會對美國說「不」,但實際上他很難改變這一外交原則。近日,據韓國媒體報道,裝載「薩德」的四輛發射車秘密入韓,未向總統報告,企圖瞞天過海。文在寅得知後「大為震驚」,下令徹查。媒體擔心此事可能引發新政府和軍部「舊臣」之間的矛盾。但文在寅預定本月底訪問美國,他不願此前再刺激美國。
文在寅就職三周,對外關係十分不順。朝鮮已連續三次試射導彈向他施壓,還向他提出種種要求。儘管文在寅就職時曾明確表示,「如條件許可」將訪問平壤,向朝鮮示好,但面對朝鮮的舉動,也只能表示「當前不是對話的時機」。不僅如此,韓國還同意與美國一起,繼續向朝鮮施壓。
中韓關係發展的最大障礙,就是美韓決定在韓國部署「薩德」,因為它不僅加劇半島緊張局勢,打破地區戰略平衡,而且嚴重影響中國的戰略安全利益。「薩德」一旦部署,其電波可覆蓋方圓兩千公里,中國東北和俄羅斯遠東地區全在它的監控之下,戰略目的欲蓋彌彰。而在韓國國內,自從去年七月七日美韓宣布將在韓國部署「薩德」系統以來,部署和反部署之間的鬥爭也一直沒有停止。
中韓關係能否轉圜
本來文在寅就任後,中方曾對中韓關係發展寄予期待。文在寅5月9日當選韓國總統後,中國翌日即將「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邀請函送至韓國。其後韓國派代表參加高峰論壇。韓國媒體報道,習近平主席在會見韓國代表朴炳錫時,評價了文在寅當選,表達了希望改善中韓關係的願望。其後,文在寅派遣前總理李海贊作為總統特使訪問中國,中方也表明了希望中韓關係良好發展的立場,同時表明希望韓方排除中韓關係發展的障礙。但目前「薩德」問題依然困擾東北亞地區,中韓關係也懸而未決。中國是韓國的第一貿易夥伴、第一出口市場和第一投資對象國,韓國貿易順差大部分來自對華貿易。美韓共同宣布在韓國部署「薩德」後,中韓各領域交流合作受阻,貿易額也減少不少。
現在看來,文在寅雖有發展中韓關係的願望,他對美國來訪者的表示也留有餘地。即使程序問題,包括民意和國會認可「費時」,「也希望美國予以理解」,但「薩德」部署問題對他的困擾是不爭的事實。中韓關係何時轉圜,能不能轉圜,還存在很大變數。
原資深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