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日,對《巴黎協定》來說,是一個特殊日子。大西洋西岸,特朗普去意已決,欲以「讓美國再次偉大」為藉口,正式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世界一片恐慌。與此同時,大西洋東側,中歐果斷接招,將在中歐峰會上發布首個聯合聲明,宣示攜手推動執行《巴黎協定》,為全球派出一粒至關重要的「定心丸」。
一年前,當特朗普在競選時喊出「退出《巴黎協定》」時,各界還都認為不過是一句玩笑。在攸關全球生死安危的氣候問題上,人們不相信特朗普會如此輕率和任性。而今噩夢成真,全球再一次領教了美國的霸道和無理。人類歷經幾十年艱苦探索、研究而得出的全球變暖的科學結論,竟被特朗普一句「騙局」而否定,各國經過多輪艱苦談判、磋商而達成的行動安排,也被特朗普大筆一揮,成為對美沒有約束力的一張廢紙。
這就是現實,一個令全世界都難以置信的現實。特朗普的「美國優先」,說白了,就是唯「美國私利」獨尊,而且是不惜以犧牲全世界為代價,實現美一己私利。一個自詡為「負責任的大國」,卻把自己擺到了全世界的對立面,甘願與尚未簽署協議的敘利亞、尼加拉瓜為伍,令人遺憾。
《巴黎協定》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後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氣候協議,為二○二○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了安排。《協定》不僅說明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的緊迫性,而且顯示出各國政府應對決心和合作誠意。中美兩國對達成氣候協議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立下汗馬功勞,受到全世界稱讚。去年四月二十二日「世界地球日」,一百多個國家齊聚聯合國,見證《巴黎協定》的簽署,在人類可持續發展進程中譜寫重要一頁。談到《協定》的意義,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均用「歷史轉折點」、「關鍵里程碑」、「影響非凡」等來形容。應該講,在這一涉及人類生存重大問題上,用多美好的詞語來評價都不為過。
特朗普大開「歷史倒車」,既是對美原有立場的背叛,也是對美國人民的褻瀆,更是對其國際形象的出賣。
國際社會普遍擔心,特朗普的「惡劣先例」會否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令《巴黎協定》功虧一簣。在此關鍵時刻,中歐展現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毅然扛起了捍衛《巴黎協定》的大旗,向全世界承諾全面落實《協定》安排。正在歐洲訪問的中國政府總理李克強、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及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將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
有中歐這根「中流砥柱」,美在氣候問題上就掀不起毀滅性惡浪,《巴黎協定》前景依然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