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趙建強報道: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分享企業對外投資時強調中國企業國際化遇到的最大挑戰,是國外的保護主義,又稱TCL在美國收購項目因此而遭遇停滯。
李東生認為,雖然美國市場開放,但美國對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卻有很多限制,他又認為自己收購一個美國項目,經過半年當地政府仍沒有審批。「如果是歐洲企業,這個交易早就批下來了,甚至不用批。」
他又認為,在特朗普上任前,各國對單式成品貿易的關稅壁壘已經越來越多,未來中國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需要適應大環境的變化。
李東生將公司收購遇到的所有阻礙,都歸咎為歧視,認為TCL併購美國項目不獲批,是歧視,甚至將矛頭指向特朗普上任,影響了項目批核。
雖然李東生稱美國退回保護主義,可能會傷害美國經濟競爭力,但他也坦言,中國企業需要國際化,因為中國企業不能單靠中國市場,而更需要全球市場,如TCL在2016年的46%銷售來自海外市場,相信兩年後比例將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