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西貢區不少居民養狗,解除餐廳狗隻禁令為他們帶來方便。 右圖:西貢區市民帶着狗隻在露天茶座消閒。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多項措施支持本地食肆,其中「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引發廣泛關注。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日前表示,預計明年年中就容許狗隻進入食肆批出首輪申請。有狗主大表贊成,有飲食業人士亦支持新措施。
目前香港逾24萬住戶飼養貓或狗作為寵物,寵物總數逾40萬隻,相信有助食肆開拓帶寵物顧客客源及衍生相關的寵物經濟。但亦有店主擔心衞生及狗隻滋擾等問題。有議員表示若有事故發生,必須釐清責任,政府在細節方面要有更加清晰指引,才能為餐飲業發展注入新活力。\大公報記者 李宇俊(文、圖)
寵主倡完善餐廳配套設施
西貢區村屋眾多,除了居民養狗,假日更不乏遊客帶同愛犬到西貢食海鮮或到海濱長廊遛狗。西貢大部分食肆的露天茶座,有不少飼主帶同愛犬用膳。家有三隻愛犬的王先生表示,新措施將解除30年來寵物狗入餐廳的禁令,直言「大方向肯定贊成,實現人寵和諧共處,對養狗人士是喜訊,也能幫餐飲業拓展客源。」不過王先生指即使餐廳領有准狗進入牌照,但會按餐廳室內的情況才決定是否帶狗入內:「首先得看餐廳內部環境窄不窄」,王先生解釋,小型犬通常不願放地上,若抱上座椅,擔心令其他客人反感;其次顧慮侍應服務時的安全,「上菜時萬一不小心碰到狗狗,很容易出問題」。他強調,新政策落地的關鍵在於「客觀環境能否配合政策」,需兼顧人寵雙方的舒適度與安全感。王先生認為,寵物進入餐廳新政是香港寵物友善文化的進步,但政府須詳細列明監管標準、餐廳完善配套設施,養狗人士亦要履行責任,管理好狗隻:「只有各方都做好準備,才能讓新政真正落地見效,而不是變成新的矛盾導火線。」
另一邊坐在咖啡店的露天座位區,邊嘆咖啡邊與愛犬享受悠閒時光的吳小姐表示支持放寬狗隻進入食肆,她說有食肆東主擔憂寵物入內的衞生問題,以及寵物之間有衝突影響生意等,吳小姐認為可以給狗狗穿尿片防止隨地便溺。她續指若擔心寵物打架,會先讓牠們嘗試接觸,不行就坐得遠些,實在避免不了就盡快用餐離開,不會影響餐廳秩序。她強調,負責任的狗主會想在和諧環境裏和寵物一起用餐,其實不用過慮。她希望政府盡快推進並落實,讓養寵人士有更多好去處,也讓餐廳多一條新賽道。
飲食業:開拓寵物顧客市場
食肆東主Irene明言在食肆外的茶座允許寵物陪同用餐沒問題,但室內絕對不行,因為衞生、空間和其他客人感受都是難題。Irene本身也飼養了一隻小型泰迪犬,日常會帶寵物外出,但不會帶狗進入室內,她說:「我清楚哪裏能陪寵物坐,哪裏不行,有些顧客覺得天氣熱就該讓寵物進室內,卻忽略了餐廳的經營規範和其他客人的感受。我自己也不想吃飯時,旁邊有大狗流口水,唾液可能濺到餐桌或食物上,這太影響食慾了。」她續指,部分客人對寵物毛髮過敏,或本身害怕動物,室內開放給寵物會直接影響他們的用餐體驗,甚至導致老顧客流失。
Irene認為餐廳若申請准狗進入牌照需嚴格遵守衞生標準,寵物毛髮、排洩物殘留等問題:「若允許三至四隻寵物在室內逗留數小時,氣味會非常強烈,後續清潔難度極大。」
有飼養狗隻的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施政報告推出容許狗隻進入的食肆牌照,是飲食業界提供多一條渠道、開拓多一個寵物顧客市場,提高生意額。他指出對在離島、西貢或設有露天茶座等食肆有條件締造寵物友善環境,准狗入食肆有助拓展客源:「食肆可以提供埋寵物食物、賣狗玩具、狗服飾」。黃家和續指新措施間接推動其他寵物經濟包括寵物保險、寵物醫療等,他笑言「養一隻寵物服侍佢,投入金錢時間好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