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左)在茂名電白一片聖女果田裏,幾名工人披着雨衣搶收果苗。(中)22日,供港蔬菜企業、東莞莞裕通貿易有限公司供港蔬菜量比平日增加了4成。(右)超強颱風「樺加沙」來襲,廣東各地供港蔬菜企業加班加點,確保香港蔬菜市場供應充足。圖為深圳海吉星市場整理供港的新鮮蔬菜。
超強颱風「樺加沙」來勢洶洶,中央氣象台預測將在陽江附近沿海登陸,強度堪比2018年的超強颱風「山竹」。23至25日,粵東、珠三角和粵西等地將迎來暴雨到大暴雨,局部更可能出現特大暴雨。
颱風前夕,香港市民未雨綢繆,到超市、街市選購新鮮蔬菜和食物以儲備。有超市的蔬菜貨架迅速被掃空。記者採訪多家廣東供港蔬菜企業了解到,各大供港菜基地除了加緊時間趕在颱風到來前搶收蔬菜,防止新鮮蔬菜被破壞,在出貨供港方面也加大馬力,不少企業的日供量比平時增加兩到三成。有企業負責人表示,無論風雨,都要保證香港市場的貨架上有菜賣,確保香港市場菜價維持平穩。\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廣州報道
22日清晨七點,位於廣東惠州博羅的供港蔬菜基地菜畦裏一派忙碌。晨霧未散,育生綠色農業60多名工人已分散在500畝菜地裏,彎腰收割菜心和芥蘭。工人們動作麻利,一筐又一筐新鮮蔬菜很快被搬上貨車。「一天就收了三萬來斤菜,趁着雨沒下大,大家抓緊搶收。」公司負責人連先生表示。颱風來臨前夕,他們一邊加固大棚,一邊安排搶收蔬菜。「蔬菜基地是最近新建成的,抗風力比較好。但地頭的蔬菜就必須趕緊收,不然風雨一來就毀了。」
加班加點 人均收菜五百餘斤
連先生介紹,公司平時每天供港蔬菜逾一萬斤。為了應對颱風,他們22日來組織員工加班加點,保證至少三成的供貨提前完成。「今天早上七點出工,晚上八點才能收工,一個人平均要收五百多斤。大家都用盡全力。」他笑說,自己也是8點多才離開農田,有時間接受記者電話採訪。「當地農業部門亦派員到場,指導農戶如何加固大棚、清理排水溝,並隨時電話告知颱風最新動態。」連先生感言,今年政府對於颱風災害天氣預警做得更細緻,信息提前發布,有備無患。
「香港有需要,23日再加一車貨」
廣東供港蔬菜大戶雙暉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同樣在加緊出貨。公司經理謝少帆說,雙暉已經營供港蔬菜業務超過30年,主要供應菜心等葉類菜,每天約35噸,經由5輛貨車運送到香港市場。「這兩天的供貨量比平時增加約20%。車數不變,但每車裝的更多。」謝少帆邊說邊拿出手機查看當天的物流調度表。他表示,如果香港客戶有需要,公司甚至可以在23日上午多加一車出貨。「颱風前我們都會增加入貨量,確保香港供應穩定。」至於菜價,他表示並沒有明顯上漲。「前段時間價格低迷,現在只是回到往年正常水平,整體算平穩。」
記者從多家企業獲悉,供港蔬菜整體供應量已提升20%至30%,單日出貨量增至百噸左右。即使颱風當天物流暫停,前期儲備也足以維持香港市場的供應量。廣州八財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負責人曹勇則告訴記者,他們在江門、中山、惠州、廣州共擁有逾4000畝供港蔬菜基地,平時每日供應香港約20噸蔬菜,涵蓋苦瓜、茄子、白蘿蔔、蓮藕、菜心、芥蘭等多個品種。「我們已加派人手提前收割和增加調運。無論風雨,都要保證香港市場的貨架上有菜賣。」曹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