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分析認為今年貨幣政策維持穩健中性的同時,逐步退出寬鬆方向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將GDP預期增長目標設定為6.5%左右,較去年的6.7%作出一定幅度的調整,筆者個人認為,這個目標符合目前新常態下的實際情況,也凸顯了今年中國特殊的政治氛圍中「穩中求進」的大原則。
首先,按照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那就要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指標,要實現這個指標,GDP的平均增速不能低於6.5%。
其次,2017年中國經濟面臨的內外環境還是非常嚴峻的:境外方面,美國新政府的貿易政策很有可能出現較大變化,由原來的全球化向本土化轉變,使得中國的外貿環境會較原來更艱難;國內方面,我們正處於經濟下行周期,且在推進結構性改革之中,陣痛難以避免。在此背景下,略微調低經濟增長預期非常合理,表明政府試圖在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和防範風險當中取得相對平衡。
其三,目前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接近全球經濟總量的15%,但中國的經濟增量在全球增量中的比重已經超過30%,所以中國的經濟增速目標的設定,必然對全球經濟有明顯的拉動作用,6.5%的目標設定實際也兼顧了全球發展的需要。
其四,GDP增速目標的設定另外一個重要作用就是保就業。根據經驗,經濟增速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大概可以新增就業崗位170萬個左右。如果按照2017年就業目標在1100萬以上計算,6.5%的經濟增速差不多可以滿足這一要求,實際上也是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指標。
貨幣政策維持中性
最後,大家也一定注意到,在政府報告中提到一句,「在實際工作中,爭取更好結果。」這即說明,政府對6.5%增長目標的實現是很有把握,且留有餘地的,因此最終取得的結果也有可能出現驚喜。
在披露6.5%的GDP增長目標同時,本屆政府工作報告還涉及的經濟目標包括,預算赤字率維持在3%,廣義預算赤字率比去年提高,M2(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餘額預期增長目標下調到12%左右,以上數據均反映出今年貨幣政策維持穩健中性的同時,逐步退出寬鬆的方向。
總之,2017年GDP增速的設定與外界此前預期一致,也反映了目前經濟增長的實際情況,是一個務實的目標,在全國為十九大做準備的大環境下,以這個增速來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