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隔海觀瀾/大陸規劃統一藍圖 牢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朱穗怡

時間:2025-11-06 05:02:31來源:大公报

  大陸方面最近發表系列重磅署名(鍾台文)文章,包括《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兩岸關係發展和統一利好》、《祖國必然統一勢不可擋》,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及台灣光復80周年之際,這三篇文章權威、系統、詳細地闡述了台灣問題產生的脈絡、兩岸統一對台灣的好處以及祖國必然統一的趨勢,不僅嚴正駁斥了民進黨當局和外來干涉勢力炮製的種種「台獨」謬論,更是展現了中方推進統一進程的堅定意志、強大能力和充足信心。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祖國大陸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軍事實力、文化軟實力及綜合國力大幅躍升,國際地位顯著提高,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這些都將持續轉化為推進統一的能力和動力,牽引兩岸關係朝統一方向前行。祖國大陸的實力決定了「台獨」分裂沒有出路、統一不可抗拒,決定了外部干涉不會得逞、「倚外謀獨」只會失敗,台灣的出路只有一條,就是走向統一。

  台灣屬於中國地位已定

  《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從歷史經緯角度講述台灣問題的由來:台灣自古屬於中國,公元230年三國時期《臨海水土志》留下了關於台灣最早的記述;1895年日本通過《馬關條約》這一不平等條約非法竊取了中國台灣及澎湖列島;1945年中國抗戰勝利、日本投降,中國從法律和事實上收復了台灣;抗戰勝利不久,國民黨統治集團發動了全面內戰,僅三年時間就徹底失敗;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同年底,國民黨統治集團退踞台灣;正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着手進行解放台灣的準備時,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趁機派軍隊進入台灣海峽,阻撓人民解放軍解放台灣,並扶持國民黨統治集團,由此產生了台灣問題,遺留至今。

  大陸方面再度詳細闡述台灣問題的由來,是要清楚地告訴外界:雖然兩岸長期政治對立,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地位從未改變。這有助於讓台灣年輕一代了解兩岸關係現狀產生的原因,讓台灣年輕人知道雖然台灣地區有自己的領導人、軍隊,但這只是兩岸政治對立的狀態,絕非意味着「台灣是一個國家」。自始至終,台灣都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尤其上月民進黨當局和美方再次炒作「台灣地位未定」謬論,企圖混淆視聽,大陸方面發表重磅文章有撥亂反正之效。

  統一帶給台灣實在好處

  《兩岸關係發展和統一利好》講述了統一給台灣方面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尊重台灣同胞現行的生活方式,保障合法權益;突破經濟發展瓶頸,分享國家發展紅利;財政盡可用之於民,盡享國家整體資源;共享民族榮耀,共享大國尊嚴;遠離戰爭風險,確保安居樂業。其實,在大陸方面於2022年8月發表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也有專門篇幅講述實現祖國和平統一將給台灣同胞帶來的好處,而這次的講述則更為詳細,尤其是在台灣經濟發展方面。近年,美方不斷施壓要求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設廠,這勢必將牽動台灣半導體產業鏈遷美。台灣社會擔憂這將掏空台灣的經濟支柱。此外,過去四十多年來,台灣方面總共耗費近千億美元採購美國武器裝備,嚴重排擠島內民生經濟建設。但如果兩岸統一,台灣業界便可不再被美方予取予求了,而且可依託大陸雄厚的資金、龐大的市場、完整的產業鏈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機遇做大做強,更毋須再買美國軍備、向美國交「保護費」了。

  此外,《兩岸關係發展和統一利好》還首次提出「愛國者治台」,並重申「高度自治,廣大台灣同胞可以真正當家做主,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愛鄉愛台的感情將得到充分照顧」。由此可見,大陸方面對於統一後的安排已有周詳的設想,值得台灣廣大民眾仔細斟酌。

  統一不是選擇而是必然

  《祖國必然統一勢不可擋》向各界發出了清晰的政治信號:台灣問題不是要不要統一的問題,而是如何統一的問題,即「統一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然」。從兩岸實力對比和國際格局演變趨勢看,只會對支持統一的正義一方越來越有利。台灣方面越早與大陸方面商談統一事宜,就越「從從容容、遊刃有餘」,倘若繼續負隅頑抗,最終必是「連滾帶爬、哭哭啼啼」。大陸方面一再表示願意同台灣各黨派、團體和人士就兩岸政治問題和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有關問題開展對話溝通,廣泛交換意見,尋求社會共識,推進政治談判。這反映了大陸方面已經做好充分準備,彰顯了誠意和善意。台灣方面應與大陸方面相向而行、共同推進統一進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