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自11月10日起,中國在一年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圖為10月29日拍攝的唐山港京唐港區集裝箱碼頭堆場。 新華社
中美吉隆坡貿談達成三大成果共識,包括取消「芬太尼關稅」及暫停對華出口管制及海事調查。中方將相應調整針對美方上述關稅的反制措施。同時,美方將暫停實施對華海事等301調查措施一年。
北京時間11月5日,美國宣布將對華對等關稅繼續暫停一年,且自11月10日起取消10%的所謂「芬太尼關稅」。相隔不到12小時,中方發布兩項公告,為落實中美經貿磋商達成的成果共識,宣布自11月10日起,在一年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保留10%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此外,對小麥、玉米、大豆等農產品停止額外加徵關稅。\大公報記者 朱燁
在中美元首釜山會晤後,中美兩國就經貿關係達成一項歷史性的重大協議(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聯合安排)。根據有關安排,美國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的24%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直至美國東部標準時間2026年11月10日凌晨12:01。
北京時間5日早上6時29分及6時53分,美國白宮連續發布兩份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的關於調整對華加徵關稅稅率的行政令:美國對華對等關稅將繼續暫停一年。自2025年11月10日起,取消針對中國商品(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商品)加徵的10%所謂「芬太尼關稅」。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全部取消,而是針對所謂芬太尼問題的關稅從20%降至10%。
中方暫停對美國大豆等額外關稅
5日,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兩則公告。其中一份公告提到,自2025年11月10日13時01分起,調整《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4號)規定的加徵關稅措施,在一年內繼續暫停實施24%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保留10%的對美加徵關稅稅率。
中方另一則公告顯示,自2025年11月10日13時01分起,停止實施《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於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的公告》(稅委會公告2025年第2號)規定的加徵關稅措施。該措施主要針對美國的農產品領域,對原產於美國的雞肉、小麥、玉米、棉花額外加徵15%關稅;對原產於美國的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製品額外加徵10%關稅。
中方強調,本次中美繼續暫停實施部分雙邊加徵關稅,有利於推動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造福兩國人民,促進世界繁榮;本次中美停止實施部分雙邊加徵關稅,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有利於推動雙邊經貿關係不斷邁向更高水平。
中方調整出口管制管控名單
除關稅外,中方還就出口管制管控名單以及不可靠實體清單進行調整。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商務部於2025年3月4日和4月4日分別發布2025年第13號和21號公告,合計將31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禁止向其出口兩用物項。
為落實中美吉隆坡經貿磋商共識,中方決定自2025年11月10日起,對第13號公告的15家美國實體(包括萊多斯公司、吉布斯和考克斯公司等)停止上述相關措施;對第21號公告的16家美國實體(包括高點航空技術公司、環球世界物流公司等)繼續暫停上述相關措施1年。
此外,中方決定自2025年11月10日起,繼續暫停4月4日公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公告〔2025〕7號)相關措施1年,停止3月4日公告(不可靠實體清單工作機制公告〔2025〕5號和6號)相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