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需求漸增 醫藥股長遠走俏

時間:2016-10-16 03:15:26來源:大公網

  圖:人民健康意識不斷提高,醫療負擔能力的增加,在中國醫療開支總額增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中央不斷加大醫改力度,加上人口老化問題愈來愈嚴重,且內地醫保覆蓋率高達九成多,將進一步推動醫療產品及服務的需求,因此預料中、長期醫藥股可望睇高一線。然而,醫藥企業的成敗深受國策左右,應優先選擇受惠於國策,或具備技術或市場優勢的股份。/大公報記者 李永青

  為了緩解內地「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中央積極推動醫療改革,內容包括藥品採購、定價、醫保等等,牽涉層面非常廣泛。同時,醫藥股對政策的敏感度非常高,因此每當中央或地方政府有新政策推出時,便會影響相關公司的股價。

  新鴻基金融集團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從兩方面可以「睇好」醫藥股前景。首先,中國人口老化問題日趨嚴重。資料顯示,2011年65歲以上的人口比例為9.1%,去年升至10.5%,料2020年將進一步增至13.2%。因此,對醫療需求自然不斷增加,促使製藥、體檢、醫療機械及用品、藥品分銷及醫療服務等,保持高速增長。

  人均醫療開支持續升

  同時,隨着內地經濟穩步增長,城鎮及農村地區人口的個人可支配收入持續增加,對醫療產品和服務的負擔能力提高,而中國政府推行的社會醫療保險計劃亦促進城鎮及農村地區的負擔能力,再進一步推動醫療產品及服務的需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資料,截至2014年12月31日,社會醫療保險計劃總共覆蓋中國人口高達97.5%。

  另方面,人民健康意識不斷提高,醫療負擔能力的增加,在中國醫療開支總額增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據國家統計局、經濟學人智庫及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2011年至2015年,中國人均醫療開支由1807元(人民幣,下同)增至2856.6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2.1%,預計2020年將達到4392元,複合年增長率為9%。

  政策層面上,中央推出醫改多年,特別是《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內涵豐富、結構合理的健康服務業體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環的健康服務產業集群,並形成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健康服務業總規模將達8萬億元。市場人士認為,受政策紅利刺激,料相關行業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事實上,中央利好政策不斷,近期人社部發布了《2016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將進一步優化目錄結構,適當擴大目錄範圍,支持鼓勵醫藥創新,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徵求意見稿明確指出調整方向,調入藥品重點考慮:臨床價值高的新藥;多地醫保乙類增補品種;重大疾病治療用藥、兒童用藥、急搶救用藥、職業病特殊用藥等。

  分析相信,可能愈來多重、急病及特殊用藥納入藥品目錄,令相關藥企受惠。然而,投資者要尋寶,便先要了解哪些企業有生產以上產品,及是否較大機會成為調入藥品之列。

  可吼受惠國策大型股

  雖然在政策及需求層面有利醫藥股,但目前醫藥股涉及的領域繁多,可分為製藥、藥品分銷、經營醫療服務、醫療融資、醫療器材、中醫藥、保健品等。因此,投資者宜選擇規模較大、受惠國策、具市場或技術優勢的股份,切勿見到醫藥股便「亂入市」,要了解不同國策對相關企業的影響。

  溫傑坦言,現時醫藥股並非「當炒股」,受關注程度遠不及騰訊(00700)、滙控(00005)等焦點股,但受基本因素良好影響,中、長線值得睇高一線。溫傑透露,該行視國藥(01099)為醫藥股首選,因國藥為中國最大的藥品、為醫療保健產品分銷商及領先的供應鏈服務提供者,擁有遍及全國的龐大零售網絡。由於業務主要為分銷,故其毛利率相對較低,但業務亦較穩定,因面對的產品風險較少。再者,國藥市值名列全球醫藥分銷企業第四位,具備龍頭企業的優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