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港股呈偏穩偶有調整格局

時間:2016-08-22 03:15:39來源:大公網

  對港股後市而言,筆者認為屬偏穩格局,只是短期少不免出現調整,因即使績優股也出現回吐,強勢股更有明顯股價過高情況。在暫未看清市場新炒作方向時,筆者無推介,本期談一下港交所(00388)對港股所做的努力。

  先說港股吸引力,基於恒指現時估值較低,可以預期超級優質新股真的不會在港股中出現,但港股也能孕育出優質股份。如上周騰訊(00700)公布中期業績,股價最高便曾爆上205元。按市值計算為市值全球13大公司,較美國上市的阿里巴巴還要高。

  可以說,近年的科網股熱潮港股是錯過了,因只得一千零一隻科網股:騰訊。但至少騰訊也屬一代股王。筆者相信,過去曾買騰訊的散戶,只有買貴、很少買錯,至少散戶用正路心態購買也能賺錢。另外,上周瑞聲(02018)也被恒生指數公司宣布納入恒指成份股的成員。這算是為恒指帶來新景象,也肯定瑞聲由中價股一路捱到今天的奮鬥。

  今年恒指大部分時間表現落後的時候,不少高息公用股,如港燈(02638)、領展(00823)、中電(00002)等表現靠穩,相信買入的散戶也能價息齊賺。這類股份特別吸引之處,在於其穩健在A股中很少可以找到。

  另一方面,市場的交易規則也正發生變化。7月尾,港交所推出收市競價交易時段。推出至今仍算運作順利,未聽到有之前擔心的情況出現。其實,要舞高弄低股價,在此前的正常交易時段最後五分鐘大戶入市也是一樣。而且,推出競價限價後,可方便想以收市價作買賣的投資者。

  今天(22日),港交所又推出市場波動調節機制。機制適用於恒生指數及國企指數成份股,共81隻股票。當機制涵蓋股份的即將成交價超出5分鐘前最後一次交易價格的正負10%,即觸發5分鐘冷靜期,屆時有關證券只可在指定價格範圍內交易。港交所解釋,推出原因是防止因為重大交易錯誤,而引發的極端價格波動或「閃崩」情況。當然又有市場聲音認為,這是與內地漲停跌停相似,是港股「內地化」的一個方向。筆者不同意,因為冷靜期只得5分鐘,其後股份一樣可升逾10%,與A股每日10%變動限制不同。

  總括而言,恒指成份股有起色,市場監管正致力改善,收市競價讓市場更多選擇、冷靜期防止過分錯盤出現、加上未來深港通開通,只容許較有質素股份加入,今年確實是港股多變的一年,但不要過分看淡港股未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