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本港五至七月份的最新失業率為3.7%。
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本港五至七月份的最新失業率為3.7%,較上月公布數字上升0.2個百分點,失業人數增加8800人,就業不足率維持1.4%,建造相關行業升幅較顯著,失業率達7.2%,零售業和餐飲服務活動,分別達到5%及6.4%。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部分原因是畢業生開始投入職場,導致基數短時間有所增加。
有經濟學者認為,同期總就業人數有所增加,現時失業情況未算嚴重,但預料升勢將持續最少兩個月,直至畢業生選定升學或選定工作,失業情況將會有所緩和。\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總就業人數增至逾367萬
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多個主要經濟行業的失業率均見上升,建造業7.2%,較上月公布上升0.4個百分之點,當中「地基及上蓋工程」,更上升0.6個百分點,行內失業率7%;餐飲服務活動業的情況同樣要關注,失業率達6.4%,較上月公布數據上升0.4個百分點,零售業及地產業同樣錄得較明顯的升幅;同期,清潔及同類活動業,樓房裝飾、修葺及保養業,以及社會工作活動業,失業情況有所改善。至於就業不足率方面,各行業的變動不一,但幅度普遍不大,整體維持1.4%。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昨日出席活動期間會見傳媒時表示,雖然最新失業率輕微上升,但同一時期總就業人數有所增加,升至3671300人,增加約14000人,同期總勞動人口升至3816200人,增加約22700人,失業人數上升部分是因為應屆畢業生和離校人士投入勞動市場所致。
孫玉菡展望,香港經濟持續增長,可以帶動職位增加,為投入勞工市場的應屆畢業生及離校人士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儘管各行業失業率仍然取決於經營環境,政府多項推動經濟增長、提振消費氣氛和吸引投資的措施,預期會為整體勞工需求提供支持。
學者:9月後將有所改善
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2023年失業率持續維持2.8%低位,其間等同「全民就業」,現時升至3.7%,情況雖然要正視及留意,但失業情況仍然未算嚴重,勞工市場仍然出現「有工冇人做」情況。
麥萃才強調,同期總就業人數有所增加,但今次統計的五至七月數據,正值學生畢業時期,導致失業率出現季節性調整,部分年輕人不急於搵工,失業率短期仍會上升,預期至九月或以後的數據出爐後,情況將會有所改善。
政府分析指出,最近私人消費略見回穩,消費氣氛有所改善,私人消費開支在經過連續四季下跌後,在第二季恢復溫和增長,按年實質上升 1.9%。此外,第二季食肆總收益價值回復輕微增長,按年上升 0.8%,今年六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升0.7%,連跌14個月後第二個月錄得按年上升。
另外,隨着樓市成交及租賃活動回暖,樓價平穩,市場信心持續回升,上周政府本財政年度首幅招標出售的住宅地(屯門海珠路地皮),以高於市場預期的樓面地價成交,可見發展商對樓市前景的信心。總體而言,樓市氣氛改善、土地市場反應理想,加上政府加快基建發展,將會為建造業帶來新增就業機會。
民建聯人力事務發言人、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關注失業率持續有微升趨勢,雖然暑假一般有更多畢業生求職,總就業人數及總勞動人口亦有上升,但不能忽視主要經濟行業失業率上升情況,促請政府加強打擊黑工,並加快推出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