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曾俊華稱,深港通正好體現「國家所需,香港所長」
【大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發表新一篇網誌,當中提及將於四個月後正式實施的深港通,指深港兩地金融市場的融合,使香港可鞏固國際金融中心和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國家則可借助香港開放資本市場,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創造內地雙贏,實現「國家所需,香港所長」。
曾俊華又指,香港金融市場面向全球,當香港深化與內地及全球市場的聯繫,可提升香港市場基建水平,及推動金融業持續發展,更是香港維持在國際和國家特殊地位的方法。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亦發表網誌唱好深港通,指內地資金流入,能讓香港股市更切實反映股票價值,充分發揮市場價格發現的功能。他又謂,深港通取消總額度的限制,但維持每日的交易額度,能讓南下資金平穩有序流入香港市場;取消總額度,亦顯示中國資本市場在雙向開放的道路上踏出一大步。他又透露,兩地證監會達成共識,待深港通運行成熟後,會將ETF納入互聯互通,將可助內地投資者參與海外市場,並推動香港ETF市場的持續發展,達至互惠雙贏。
陳家強更指,滬港通、深港通以至納入ETF,僅兩地互聯互通的開始;隨着內地投資者愈發了解海外市場,香港應加強上市功能,吸引更多國際企業及新經濟企業在港集資,並發展不同的風險管理產品,讓投資者有更多選擇。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劉佩瓊在接受傳媒訪問時指,深港通將吸引更多國際機構投資者來港上市,令香港成為國際買賣平台,全球可借助香港於內地集資,而內地公司亦可透過香港在全球集資。她又指,香港具完善體制面對市場投機者衝擊,相信深港通能緩衝內地市場的波動,令香港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更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