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彩興路簡約公屋項目,第一座18層高大樓用了不足一年半時間,便完成地基到上蓋工程。\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現屆政府致力興建簡約公屋,加快輪候公屋人士「上樓」。首個落成的高層簡約公屋──彩興路簡約公屋項目,第一座18層高大樓用了不足一年半時間,便完成地基到上蓋工程,創了香港高層最快興建紀錄。
房屋局表示,項目採用「全組裝合成建築法」(Full MiC)建造,從單位到升降機等全部都採用MiC模組,不但有助加快工程,整體造價亦較最初預期減少約23%,節省超過60億元。\大公報記者 易曉彤
一天半內完成一層吊裝
彩興路簡約公屋項目由兩座樓宇組成,兩座大廈僅分別用了536日和562日便完成從地基到主體建築的全部工程,完工後一個月內即啟動入伙。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表示,項目使用「全組裝合成建築法」,除了單位戶型用MiC設計外,升降機、機房等全部都用MiC。高峰期地盤每日可安裝55個MiC箱,而每層約60個單位,意味最快不到一天半即可完成一層吊裝,整個項目的吊運速度為平均三天一層。
戴尚誠強調,簡約公屋的設計標準和永久性建築沒有區別,使用壽命可達50年,「簡約公屋是香港設計,大灣區智能建造,並遵循國際標準」,做組裝合成建築時,焊接、裁切等工作大量使用機器人完成,使得整個流程更快、更精準。
項目建築採用鋼結構構件,95%以上的組裝單元可在無損傷狀態下拆卸,重新用於其他項目建設。戴尚誠表示,彩興路簡約公屋項目的造價為210.5億元,較第一次提交預算時節省逾60億元。
建築署工程策劃總監王安華補充,簡約公屋標準化的建築方式,令政府在招標時可以爭取到更優惠價格;加上招標時鋼鐵價格下降,而項目內牆使用竹木纖維板,環保且價錢適宜,不再需要使用油漆,進一步減省成本。他說,簡約公屋的實用性是關鍵,實而不華。
防水經得起黑雨考驗
彩興路簡約公屋亦經得起黑雨考驗。戴尚誠表示,早前黑雨期間,由於項目的走廊是開放式,導致走廊位置有積水,但並未發現任何漏水。王安華補充,箱體設計有做雙層防水,每個箱體在大灣區的廠房建造時,都會做好防水測試,完全遵循香港的建築標準。
彩興路簡約公屋項目今年6月開始陸續入伙,截至本月中入伙率已達七成半,交通和零售等各項配套設施同步運營,為居民提供便利。被問到項目的居住期限,戴尚誠表示,該用地原規劃作儲水庫的擴建,但該長遠用途暫時不會落實,所以有機會可以延長使用一段時間。部分簡約公屋用地的使用時間亦有延長,當局會根據這些用地長遠用途出現的時間,以及房屋需求的情況,做出合適調整。
簡約公屋項目建造速度加快,不僅節省建築費用,還能幫居民省了不少錢。戴尚誠表示,現時每個劏房單位平均每月租金為5500元,而簡約公屋的租金中位數是1300元,較租劏房減少4200元。簡約公屋共三萬個單位,以五年時間計算,幫居民節省了75億元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