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王嘉傑報道:外電《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報道,已遞交上市申請的鴻騰精密(FIT)預計於下半年,集資額最多為10億美元(下同,約78億港元)。是繼富士康(02038)之後,鴻海集團旗下第二家赴香港掛牌的子公司,而集資額較早前最高的15億美元減少三成。
全球第五大連接器生產商
鴻騰精密是次資金將用於擴展市場與開發技術,包括持續投資於先進的光學傳輸解決方案及技術,以用作大數據、雲計算與類似應用之高端數據中心;用作配件互連解決方案的新產品開發、用以拓展於消費性電子、移動及無線終端市場的業務;以及購買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及模塊並加以實施。是次上市為美銀美林、中金香港證券和瑞士信貸為保薦人。
外電報道,尚不清楚富士康是否會在鴻騰精密上市後繼續持有該公司的多數控股權。據諮詢公司Frost & Sullivan的數據,以2015年收入計,鴻騰精密是大中華地區最大的連接器生產商,全球第五大連接器生產商,在大中華市場和全球市場的佔有率分別為11.7%和4.2%。
鴻騰精密主要生產連結器與纜線,以及提供電腦及消費電子產品相關解決方案。根據初步招股書顯示,鴻騰精密的營業收入及純利已連續兩年下跌,自2013年到2015年的3年營收,分別為25.1億元、24.8億元、23.2億元。同期純利分別為2.1億元、1.8億元及1.7億元。鴻騰精密指出,其營收衰退的原因在於市場競爭者增加,使得產品的單價與毛利率下跌有關。
為了突破市場同業競爭的瓶頸,鴻騰精密亦積極擴張事業領域,於今年以總金額不超過300萬元,完成收購安華高(Avago)旗下光纖產品部門相關事業群,布局光通訊產業。另外,鴻騰精密也布局太陽能電池板和機器人,不過,目前這些投資並沒有產生顯著的收入。
鴻海50家子企可獨立分拆
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曾經表示,透過集團旗下的孵育計劃,未來至少有50家公司可以分拆上市。就目前來看,鴻海集團目前共有鴻海、鴻準、臻鼎-KY、乙盛-KY、GIS-KY、群創、建漢、台揚、亞太電信等十餘家企業在台灣上市,另有於香港掛牌的富士康及剛剛入主的日本夏普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