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脫歐變民主遊戲 是喜是悲?/張敬偉

時間:2016-06-25 03:15:35來源:大公網

  本以為是一場虛驚。但這次英國作出了讓英國和世界大吃一驚的決定:脫歐派勝了。

  當地時間六月二十三日,英國就是否留在歐盟舉行全民公投。投票結果顯示,脫歐派以百分之五十二的票數戰勝留歐派的百分之四十八,英國不會留在歐盟,亦成為首個投票脫離歐盟的國家。

  脫歐成真!誰的勝利?英國獨立黨領袖法拉奇宣布脫歐陣營勝利,稱二十三日為英國獨立日,足顯這是脫歐政黨的勝利。也可以說,這只是小部分英國人的勝利。對於希望留歐的英國人而言,這一天則是悲劇。英國首相卡梅倫隨即宣布將在十月辭任。就在公投前,卡梅倫還繼續為留歐做?公關,他一方面警告英國人——想想你們未來的幾代人,別退歐;另一方面告知英國人——留歐將有投資急速流入英國的「留歐紅利」,英國人會看到立竿見影的好處。

  英國脫歐,將帶來立竿見影的市場負效應。未來幾天,英鎊將呈現快貶趨勢——甚至會出現一九九二年英鎊危機時的「黑色星期三」。按照索羅斯的估計,英鎊將可能貶值百分之二十。脫歐對歐盟和亞太股市的影響,未來幾天也將見分曉。美聯儲已經將英國脫歐視為影響加息的高風險因素,人民幣匯率在連續數月的穩定後,也將面臨貶值。至於對英國經濟的影響,英國財政部預計GDP將下降百分之三點六,失業人數增長五十二萬,給每個英國家庭帶來兩千六百至五千二百英鎊的損失。

  脫歐撕裂英國社會

  算清楚英國脫歐的經濟帳,並不容易。但搞清楚英國人何以公投,並不困難。

  脫歐公投,本是卡梅倫當年贏得大選的競選策略,也是向歐盟討價還價的砝碼。現在看來,卡梅倫有些弄巧成拙,不僅賠上了相位,也丟了歐洲大市場。二○一四年秋天的蘇格蘭獨立公投,曾讓卡梅倫差點下台。當時的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薩蒙德,在蘇格蘭獨立公投否決獨立後宣布辭職。如果這次英國脫歐公投決定脫歐,蘇格蘭也會再次舉行獨立公投,威爾士和北愛爾蘭也將緊隨其後。公投的連鎖反應,不僅讓英國孤立於歐洲政治版圖之外,英國也將面臨只剩下英格蘭的尷尬。

  英國脫歐更撕裂了英國社會,一半對一半的英國民意,宛若定時炸彈,讓英國社會承受?分裂的意識形態的滋擾。脫歐的英國,未來還將面臨持久的爭議——如果歐洲市場轉好,英國社會會轉而對脫歐派進行批評。本月二十二日,金融時報中文網發表社論指出,「英國加入歐盟的時候是『歐洲病夫』。如今,英國的經濟表現躋身歐盟前列………當退歐者把如今英國相對強勁的經濟引為離開歐盟的理由之一時,他們沒注意到這其中蘊含的諷刺意味。」

  脫歐的英國,會否因此再變成「歐洲病夫」?

  「獨立主權」和「共同主權」的爭論,不僅僅是民意的割裂,也是政治精英人士的困擾。以本次脫歐公投為例,執政黨內部的權力鬥爭——和卡梅倫同屬保守黨的前倫敦市長約翰遜支持脫歐,使獨立黨聲勢大振,脫歐民意大受鼓舞。而左翼的工黨領袖科爾賓缺乏足夠的號召力,沒有及時在脫歐公投上表明自己的立場,導致卡梅倫顯得左支右絀。聯想到一九七五年時,當時執政的保守黨首相、「鐵娘子」戴卓爾夫人力促英國人投票支持留在歐共體(歐盟前身),足見留歐與脫歐的分歧,一直如幽靈一樣漂浮在英倫三島上空。本次脫歐公投,據說超然於政治之外的英國女王也傾向於脫歐,這更折射英國從上到下的爭議了。

  展示現實主義策略

  如果說英國留歐與脫歐民意的分歧是單純和感性的,他們憑?對社會民生的親身感受來做出自己的決定。但是包括戴卓爾夫人和卡梅倫在內的英國政治家,他們在英國是否留在歐洲大家庭的政治態度上,也是實用主義的——甚至可以說是機會主義的。他們洞悉英國和歐洲各國擁有「共同主權」是二戰的成果,對於英國具有全方位的戰略利益。但是作為孤懸於歐洲大陸的島嶼國家,加之英國有「日不落帝國」的全球榮耀,英國無論在歐共體還是歐盟,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獨立性,而且要發出不同的聲音,以證明自己的存在。這看上去似乎是英國不夠自信,但也是嚴酷的政治現實所迫——現在的歐盟,是德法兩國雙核主導。

  在此情勢下,英國政治的抉擇是和歐盟維持一定的距離——保持英鎊的主權貨幣,不加入歐元區。不支持歐盟更具約束力的財政新約。在大國外交上,英國維持和美國的特殊關係,以證明本國在大西洋兩岸的特殊紐帶作用。伴隨?中國的崛起,英國在面對中國的資本、產能項目和其主導的全球性經貿治理機構(如亞投行)時,也表現出比其他歐洲國家更開放的態度。至於脫歐公投,則是英國向歐盟展示具有重要性的現實主義策略。

  現實很殘酷也很諷刺。當脫歐變成了民主的遊戲,脫歐後果卻未必是喜劇。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