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增收利器/從陌生詞彙到致富「黃金果」

時間:2025-10-11 05:02:52來源:大公报

  圖:孟連牛油果的品質獲得市場廣泛認可,逐步打響特色品牌。\受訪者供圖

  在雲南孟連縣的山鄉田野間,一顆小小的牛油果,正憑藉獨特的「334」產業模式,蛻變為帶動農戶增收、激活鄉村經濟的「黃金果」。娜允鎮南雅村農戶扎朵的生活變遷,正是這一模式賦能成效的鮮活註腳。

  2018年前,「牛油果」對扎朵來說還是個陌生詞匯,2020年「334」模式推廣到南雅村,扎朵將自家29畝土地入股合作社。頭三年,不用承擔任何種植風險,每畝地就能穩穩拿到300元保底收益;他還加入基地管護隊伍,跟着技術員學修剪枝條、精準施肥、防治病蟲害,每月能賺一筆穩定的勞務工資;到了豐收季,跟大夥一起收果子,又能多一份勞動收入。「去年家裏蓋了新廚房,還添了輛小轎車!」說起這些變化,扎朵臉上笑開了花,語氣裏滿是藏不住的歡喜。

  三方共贏 利益分配清晰

  「扎朵的好日子,離不開『334』模式的精準賦能。」孟連縣娜允鎮副鎮長岩罕相介紹,這一模式以清晰的利益分配機制為核心:農戶以土地入股佔30%收益,徹底打消了「種得好卻賣不掉」的顧慮;企業負責提供優質種苗、全程技術指導,佔30%收益,解決了農戶「不會種、種不好」的難題;國有平台與村集體統籌資源、對接市場,佔40%收益,成功打通了「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關鍵堵點。

  如今,依託「334」模式,孟連已搭建起從種苗培育、標準化種植,到倉儲加工、電商銷售的全鏈條產業體系。合作社引入先進種植技術,打造綠色有機種植基地,「孟連牛油果」的品質獲得市場廣泛認可,逐步打響特色品牌;產業發展還帶動了包裝、物流等配套行業興起,為周邊村寨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不少曾經在外務工的村民紛紛返鄉,投身牛油果種植產業,在家門口實現了增收致富。\大公報記者譚旻煦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