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書發布會上有多位重量級嘉賓包括星級教授及我的前僱主。其中一位的身份更是複雜,他是我閨密的親人,社會傑出人士梁永祥博士,曾是香港演藝學院校董會主席及香港浸會大學的校董。從前他曾經在我和閨密之間,掀起軒然風波,如今回首望,感覺此事可圈可點。
梁博士當年並非與我的閨密同住,我想不到他會突然出現,壞了我的「好事」。當年我們正分別在自己的家中準備高中的公開考試,當天是考中國歷史的前夕,我忽發奇想,說服了閨密一起罷考這一科。中學階段五年以來,我們都是同班同學,其間我們的學業成績曾經一起在班上名列前十。我倆都不是不學無術,不知進取的人。當時我們不約而同地對填鴨式的教育制度十分不滿。為什麼我們不是罷考其他的科目,而偏是中國歷史呢?因為學校的教法只重非人化的背誦,太可惡。
我們早上約好行動之後,便各自享受人生了,沒有再電聯。怎料凌晨時分,閨密來電,告訴我行動失敗了,她被親人(梁博士)發現她沒有複習,便大大斥責,而且一直監督她準備考試。
我這邊廂開始十分懊惱,深感自己被好友出賣了,不知如何是好。結果,我亦在凌晨開始複習,通宵達旦。考試的結果:我及格;我的閨密取了A級成績,我才知道我差點累人害己了。
我當年罷考的原意有三,中學中史課程的大歷史論述:
(1)沒有給予年輕人思辨歷史真相的空間;
(2)沒有當代中國歷史這一部;
(3)沒有多談列強侵華及殖民的歷史。現在依然感覺我這些理據是充分的,但我又何須一下子推翻自己五年苦讀五千年中國歷史的功勞呢?回頭看,我要感謝梁博士,當年壞了我的「好事」。現在長大了才明白,生命中有中國歷史這一課作為基礎,才有現在的機會對自己和家人的文化作出深度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