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新疆鐵空「貨」力全開 暢通國際供應鏈

時間:2025-05-26 05:02:43來源:大公报

  圖:「粵新快線」鐵空聯運專列採用「鐵路幹線+航空接駁」模式,通過廣州─烏魯木齊鐵路幹線銜接烏魯木齊國際機場的歐洲航線網絡,大幅降低運輸時間和成本,圖為該專列從廣州國際港出發。\新華社

  在美國掀起的新一輪關稅戰、貿易戰背景下,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外貿重鎮」新疆,正創新實幹,保障國際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暢通。新疆擁有179.66平方公里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涵蓋三個片區:烏魯木齊片區、喀什片區、霍爾果斯片區,為我國向西出口提供重要便利。

  歐亞相連、陸港聯動是新疆出口的特點。4月18日,全國首趟鐵空聯運跨境班列從廣州國際港站出發,歷經4500公里,4月21日抵達新疆烏魯木齊三坪站,專列上的70餘噸貨物被快速短駁運輸到烏魯木齊天山國際機場航空物流港進行安檢、報關,轉經航空貨運包機運輸至歐洲。鐵路運輸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運輸時效,這趟班列的順利開行開闢了鐵空聯運跨境物流大通道,為保障國際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暢通注入新動能。\大公報記者 應江洪

  據了解,在此之前,華南地區跨境電商貨物商品主要由汽車運輸至烏魯木齊集結,轉航運飛往歐洲。公路里程超過4400公里,容易受天氣變化的影響。通過鐵路運輸,在保證運輸時效、降低物流成本的同時,還可以為客戶提供全流程的服務。「廣州貨、烏魯木齊轉、歐洲達」的「鐵路+航空」跨境立體物流網絡,運輸時效提升15%以上,預計每年節省物流經濟成本超千萬元(人民幣,下同)。

  「鋼鐵駝隊」載上智能產品

  在新疆霍爾果斯、阿拉山口這兩大向西開放的鐵路口岸,中歐(中亞)班列的「鋼鐵駝隊」跑出亞歐物流的新速度。

  今年一季度,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通行中歐(中亞)班列2375列,同比增長28.5%,通行班列數量創新高。3月30日,寬準軌單日交接列車合計36列,創下歷史新紀錄。

  阿拉山口鐵路口岸今年通行中歐(中亞)班列也於4月14日突破2000列。截至目前,經阿拉山口鐵路口岸通行的中歐(中亞)班列線路達123條,覆蓋國內26個省份,通達德國、波蘭、哈薩克斯坦等21個國家,貨物品類從傳統百貨向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光伏組件、智能設備等高端產品延伸。

  為提升中歐班列通關效率,該口岸在加速推進擴能改造工程、疊加智慧口岸建設的同時,創新推行鐵路進出境快速通關業務模式,通過流程再造實現了「隨查隨驗、隨到隨放」的全時段通關服務,班列抵達口岸後可直接進入鐵路受理環節,實現「即到即辦」。口岸創新實施「車停即辦」通關模式,在列車首尾設置固定查驗點,配合無人機全景掃描技術,使整列貨物查驗效率提升40%。目前最快15分鐘即可完成通關,單日最高驗放量達29列。預計年內將實現通關能力提升30%,屆時可支撐日均50列班列的高效運行,真正構建起「東聯西出、西來東去」的雙向國際物流大通道。

  依託班列優勢,阿拉山口積極構建產業生態圈。綜合保稅區內,784家企業圍繞物流、加工、貿易集聚發展,2024年保稅區進出口貿易值突破300億元;跨境電商「1210」「9710」模式全面落地,年出口包裹量超2700萬票。

  巴克圖延長護照周期 高效通關

  新疆塔城地區巴克圖口岸是連接中國與哈薩克斯坦的重要陸路口岸,駕駛員工頻繁往返兩個國家,傳統「次次蓋章」模式導致跨境運輸員工年均需換發護照1至2次,增加了駕駛員工頻繁換證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如今,該口岸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創新實施「備案跨境運輸員工免加蓋驗訖章」政策,對經常自口岸出入境的中國籍跨境運輸員工進行備案管理,將邊防檢查驗訖章由「次次蓋章」調整為「一月一蓋章」。由此,國際客車駕駛員工護照使用周期由6個月延長至12個月,國際貨車駕駛員工護照使用周期由14個月延長至24個月,大幅降低頻繁換證的時間和經濟成本。目前已有130名駕駛員完成備案,預計年內將覆蓋90%以上的定期跨境中國籍國際客、貨車駕駛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