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特朗普在西點軍校發表演講,大談自己勤奮、努力以及對宏大理想堅持不懈的追求是自己走向成功的秘訣,他同時表示自己重建了美國軍隊,「不用再用荒謬的意識形態實驗折磨我們的士兵」,「也不會派兵到跟美國無關的國家,讓美國可專心消除對國家的威脅」。他告訴學員,「你們是黃金時代的第一批畢業生」。很多學員身處「美國盛世」而不自知,實在是低估了特朗普治國「立竿見影」的效果。
特朗普不是第一次來西點軍校,上次到訪的時候,美國正在鬧「黑人命貴」運動,全美都在反思對黑人的制度性歧視,西點也不例外。五年後,特朗普重返西點,這所院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眼下正按照特朗普的想法進行改造。在短短的四個月間,西點軍校已完成了「撥亂反正」,停止了多元化、平等、包容(DEI)意識形態的推廣、停止了「批判性思維」教學,禁止跨性別者參軍,把所謂的「覺醒文化」教學內容及自由主義意識形態請出了校園,讓西點軍校重新聚焦於「戰鬥力」培養,而不是強調所謂的種族及性別的絕對平等。在國家層面,特朗普不久前還解僱了同性戀將軍,在軍隊領導層進行大幅度的人事調整。6月14日是美國陸軍成立250周年,特朗普這一天將在首都華盛頓的國家廣場檢閱部隊,當天恰巧是特朗普的79歲生日。
特朗普作為美國的三軍總司令,整肅軍隊屬於他的權力範圍,如果軍人不遵從,將會受到軍法懲處。所以,特朗普的行政令在軍隊的推行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但特朗普整頓軍隊之外的普通高等教育機構就沒那麼順利了。特朗普重用了兩個打手:教育部長麥克馬洪以及國土安全部部長諾姆。麥克馬洪的使命就是要解散教育部,特朗普認為教育管理的權限應下放給各州,現在對教育「弱勢群體」的關注和關懷過了頭。諾姆曾經是南達科他州的州長,一度被認為是副總統候選人的大熱門,更是特朗普的狂熱支持者。這次特朗普組閣,她成了位高權重的國土安全部長。這個於2001年911事件之後整合起來的新部門,在保衛邊境安全、打擊非法移民和毒品以及管理外國留學生等方面,具有相當大的權限。在過去的20多年間,美國國土安全在國家安全格局中的角色日益吃重。相比之下,主責為外交及安全事務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地位卻大幅度下降。尤其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華爾茲早早出局,起因是「聊天門醜聞」的發酵;更嚴重的是,他被認為對特朗普不夠忠誠,最後被貶到紐約,出任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
國務院作為美國專職的外交機構,國安會自成立第一天開始就有協調外交的使命,兩家機構變成了上下級關係,一直就存在着利益衝突。當年基辛格作為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就與國務卿羅傑斯經常發生衝突。而這兩個機構的一把手現在由魯比奧一人兼任,屁股坐歪國務院、裁撤國安會也在情理之中。
諾姆上任以後對非法移民展開了抓捕行動,這其中包括大學校園活動分子,特別是去年以來,美國校園出現了支持巴勒斯坦的學生運動。一些學生還佔領了校園,猶太教職工以及學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在特朗普看來,反猶主義與大學的慫慂不無關係。教育部長要求哈佛大學整治多元文化,修改與此相關的教學內容;諾姆要求哈佛大學交出留學生的詳細資料,包括參與政治活動及發表反猶言論等情況,從而為遣返這些「麻煩製造者」作鋪墊。特朗普政府先後凍結了27億美元的政府資助,此外還威脅取消哈佛大學的免稅地位,將哈佛大學逼到了牆角。這次,諾姆給哈佛大學下了最後通牒,直接取消其招收留學生的資質,即不給留學生發放安全審查許可(SEVP)。而任何外國留學生要想進入美國,必須通過SEVP的認證,否則持有的學者(J類)或學生簽證(F1)是無效的。
雖然波士頓地方聯邦法官臨時叫停了特朗普政府的行政命令,但哈佛大學數千名留學生仍惶惶不可終日。這些留學生本是家人的驕傲,如今卻成為美國國內政治鬥爭的「人質」,一夜之間變成了學生「難民」,這恐怕是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的。
西點軍校成為特朗普改造高等學府的好樣板,而哈佛則成了壞典型。特朗普這一次對哈佛「極限施壓」,甚至不惜動用「休克療法」,讓哈佛大學深受觸動。作為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的堡壘,哈佛身上有太多的反骨,以特朗普的個性和操作手法,他不會輕易放過。特朗普不僅要改造共和黨,更要借助執政的機會改造整個美國社會。美國高校盛行的「覺醒文化」是特朗普民粹主義意識形態的大敵,特朗普必欲除之而後快。看來,哈佛大學要想保住招收留學生的特權,恐怕接下來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協,僅僅指望哈佛大學的法律系畢業生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