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狂\拾字君

時間:2018-05-20 03:15:39來源:大公網

  一九一八年的五月十五日,《狂人日記》在《新青年》月刊上首發,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就此面世。書頁翻動之間,斗轉星移,回首已是百年。

  《廣韻》中說,「病也,心不能審得失之地,則謂之狂。」意思是「狂」是一種病,當人心不能判斷得失,就是「狂」。《疏》中又說,「狂生於心,而出於外」,進一步說明「狂」雖然是一種外在的表現,但根源卻在內心。

  已經想不起第一次讀《狂人日記》是多大了,只知道《狂人日記》的奇妙之處在於,這篇不足五千字的小說,隨着每次重看時經歷與心境的不同,閱讀感受大相徑庭,好像讀的是完全不同文章一般。

  最初的感覺,是懵懂的,吃人?被吃?救救孩子?作者想表達的是什麼?真是一篇正常人無法理解的,名副其實的「狂」人的日記啊!就如同「狂」的本意,「心不能審得失之地」。之後再大一些,知道了每頁「仁義道德」的書,半夜會變成滿頁的「吃人」,知道了徐錫麟,那時印象中的《狂人日記》就是一篇戰書、一紙檄文。

  藉着百年之機,拾字君重讀《狂人日記》,自然沒有了初時的迷茫,也依稀能夠聽到號召人們奮勇向前的戰鼓之聲,但感受最深的,卻是字裏行間,魯迅透出的深沉而厚重的人文關懷。從「狂人」的角度出發,寫「狂人」面對所有人敵意時的戰慄與不解、憤懣與孤獨,是一種深刻的同情;而那些要吃他的人,大哥、陳老五、趙貴翁、老頭子,魯迅也藉着「狂人」的口吶喊着「你們可以改了,要從真心改起!」「你們要不改,自己也會吃盡!」對着要吃自己的人,狂人沒有咒罵,有的只是希望他們醒悟與悔改,何嘗又不是一種同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